平凡中见“医者大爱”——记市一院消化内科何晓华主任与他的团队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通讯员 焦海波 韩黎文)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平凡中见“医者大爱”——记市一院优秀党务工作者、消化内科何晓华主任和他的团队。

  无痛肠镜手术术后何晓华主任录入报告

  图为11月5日刚刚闭幕的徐州市抗癌协会胃肠癌专委会成立大会上何晓华与会务组成员们的合影。

  十十九大报告中曾提到:我们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遵循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这就是敬业的体现。

  有这样一名医生,他每天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着职责,他只称他和他的科室的工作都是平平凡凡的,但是,他奉行的信条是“医家唯一之目的,谨以至诚,为病家谋幸福”。只因他深知做人要品行端正,有责任感,做医生更应该如此,而做优秀党务工作者更要将其做到极致,充分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就是市一院优秀党务工作者、消化内科主任何晓华。

  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他的工作准则;朴实无华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学无止境、不断进取、做一名好医生、优秀党员是他一生的追求。

  何主任说,他和他的团队工作中没有惊天动地,有的只是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矢志不渝地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职业精神。

  一支先进的医疗团队

  市一院消化内科是一个工作严谨、专业过硬的精英部队,为我市患者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保障。消化内科是淮海经济区成立的第一个消化临床专科,现为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

  早在1972年就拥有第一台硬管胃镜;开展首例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技术,且这项技术是徐州市消化界第一个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在徐州市第一个开展“经皮肝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科室;是第一个拥有“徐州市消化临床重点专科”称号的科室;在同级医院的消化内科中是获得市科技进步奖最多的科室。

  不仅如此,何主任称,消化内科还是徐州市第一家申请获批的“全国早期胃癌筛查点”,胃镜技术非常成熟。

  最近,在以全省党代表、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陈光侠的带领下,消化内科还成了全院的“两学一做”示范岗,全科室党员以榜样的力量,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消化内科下设内窥镜中心,开设病房57张。目前有江苏省消化分会组委1人、徐州市消化学会副组委2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5人。年门诊量26600余人次,出院3000余人次,行各种消化内镜下诊断近11000人次,治疗2000余人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消化内科即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在最近的科室发展中,又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淮海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一项;并于2014年中标江苏省卫生厅研究课题一项,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技基金课题一项,2017年获省级重点研发专项资金一项。

  谨以至诚,耐心可亲地为病人服务

  多年来,何晓华主任和他的团队一直都是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他公开自己的电话,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百问不烦,百答不厌,真心实意地做每一位患者的保健医生。他所面对的病人又很大一部分是患有胃肠功能紊乱和慢性肝炎的病人,常伴有心理障碍,因长期疾病折磨造成心理压力很大,多疑,多虑,言语赘述唠叨,何主任总是能耐心倾听,诚恳以待,态度和蔼,周到细致地进行解释,视患者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科室其他的医生也都是秉承着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许多患者都把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视为贴心人。

  何主任说,曾经有一位肝病患者,每次查房时,都要长时间反复不停地叙述病情,科室的主治医生总是不厌其烦为其解释病情并精心提示生活、饮食、起居等注意事项,患者病好出院后,只要一有头痛脑热或哪里不舒服,甚至情绪低落还会给他的主治医生打电话,病人感激地说:“何主任,你们科室的医生是最值得信赖的!”

  三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何晓华主任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以高尚的医德和职业情操忠实地履行着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

  何主任说道:科室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应该为一个集体发展而努力,不管是科室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尽力处理,若是没有了科室这个集体,个人能力再大,也替代不了集体的作用。

  正是如此,何晓华和他的科室成员凭借对病人的耐心及责任心,让患者及家属很受感动。“消化内科每个月每张床都会换4位病人,工作量极其庞大。我们科的医护人员加班加点的现象屡见不鲜。”何主任称,胃镜室的工作人员全天候站着接待病患,其他的医护人员也都是“跑步式”工作。只有在中午饭堂吃饭的时间,才能看到科室人员开心的笑脸,这也成了大家唯一能轻松一些的时刻。

  在消化内科采访的时间里,不仅看到了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和高度的责任心,也看到了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爱心和耐心,看到了病房环境的舒适和温馨,也看到了“大医精诚、厚德积善”精神在每个医护行为中的展示。

  阳光心态,言传身教为人梯

  采访等待时,十分钟的时间,刚到办公室的何主任就连续处理了5件事情,有患者拿着X光片等待何主任的诊断意见,也有科室医护人员来询问某病患的处理方式……何主任雷厉风行、从容自若的得当处理,让人不得不慨叹这位经验丰富、老道泰然的科室主任的精彩技艺。

  何主任心怀博大、学风正派。他对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和蔼可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传、帮、带工作。年轻医生和实习生们都说:“何主任不仅是良师,也是益友。” 他手把手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医护人员。

  然而,可亲的何主任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无论是在院病历、诊疗过程、用药计划,还是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等,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并以身作则。

  同事们都说:“何主任是一个积极、乐观、自信的人。”科里的同事们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都愿意找何主任,何主任总是热情帮忙。

  采访时,一位50多岁的女士拿着一张X光片,来征求何主任的诊断意见。谈话中得知,该女士就是市一院的一位后勤工作人员,她说:“何主任是一位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好医生。谁的忙都帮,所以他特别忙!”

  何主任还说,他是市一院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其实,市一院很多科室的医护人员都和他一样,“我院几十年来建设发展辛勤耕耘,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群体。”何主任说,大家都不计个人得失,服从工作安排,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竭尽心智。

  为这样一个优秀的医疗团队喝彩,他们平凡中透着伟大,质朴中映射光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就在平日的工作中默默地绽放着光华。

  关注·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了胃食管反流病24小时PH测定、C13测定幽门螺旋杆菌、肝癌介入治疗、内镜下氩气刀治疗肿瘤、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胃肠粘膜早癌剥离(ESD)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硬化剂、组织胶治疗技术,在本市有很高的声誉;常规治疗项目:胃肠粘膜早期肿瘤镜下切除、胃肠晚期肿瘤镜下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消化道大出血、急慢性胰腺炎、胃肠功能紊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幽门螺旋菌根除、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治疗。

  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肝硬化腹水等危重病例的抢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肝脏穿刺活检、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的电凝电切术及射频治疗、食管癌内镜下支架置入及射频治疗、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胆总管碎石取石、胆管癌支架置入、超声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和胃肠粘膜不典型增生的镜下粘膜切除等检查治疗技术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每年ERCP治疗100余人次,并推出无痛胃肠镜的检查及治疗,开展超声内镜检查术,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胶囊内镜检查术,拥有世界最小、最安全、图像最清晰的胶囊,引进全球最先进EVIS 290高清放大多用途胃肠镜,开展内镜精查项目,提高胃肠早癌的检出率,实现胃肠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地位。

  专家简介

  何晓华,市一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学科带头人。从医30余年,具有丰富的消化科理论及临床经验。对消化科的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见解。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慢性胰腺炎及重症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慢性胃炎的个性化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内镜下的各种治疗,尤以对晚期食管癌、结肠癌引起的狭窄进行射频与氩离子联合治疗,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中国肿瘤》、《中华临床内科》等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