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一般来说,在正确的养育下,智力、听力发育正常的孩子12个月时可以说出‘爸爸、妈妈,等一些简单的词,3-4岁时能够和大人完整地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5-6岁时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语法知识,就可以讲简单的故事了。但是,近年来学前儿童因发音不清楚、流口水、吃饭含饭不吞咽或吃饭慢前来就诊的不在少数。”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褚英表示,他们常常在门诊中接到这样的病例,一些孩子体格发育、听力都没有什么问题,出生时也没有缺氧、颅内出血等高危因素,就是三四岁甚至五六岁了,说话说不清楚,有的送气音不会发,有的卷舌音、舌前音、舌中音、舌根音发不到位,追溯孩子的生长过程,大多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家长或多或少都存在喂养不当的问题,“传统的语言训练,觉得大人说孩子模仿就行了,还有人认为‘贵人语迟,殊不知,孩子语言发育迟滞,除了和大人教的不足、陪伴不足,或孩子学的不足等因素有关外,还跟孩子的口腔肌肉发育情况、呼吸调节能力等因素有关,有的孩子总是吃的比较细比较软,有的孩子上幼儿园了还在用奶瓶喝水等等,这些不当的喂养方式使得孩子的唇肌、舌肌以及口腔肌肉都得不到锻炼,最终成为孩子说不出、说不清的最魁祸首。”
咀嚼能力差直接影响语言发育
李女士照顾女儿细心又周到,在小区里是出了名的。可奇怪的是,两岁多的女儿咘咘什么都好,就能说的话有限,吐字含混不清,像是嘴里含着东西。家里老人们都说“贵人语迟,长大了就好了”,可是李女士却焦急万分:眼瞅着明年就上幼儿园了,咘咘如果还说不清楚话,到幼儿园怎么交流呢?思索再三,李女士带着女儿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咨询,褚英主任接待了李女士。经过检查,咘咘的听力及语言理解能力没有问题,询问咘咘的喂养情况,褚主任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原来,为了孩子好消化,李女士买了各种辅食料理机,将大多数食物都打碎捣烂,蔬菜泥、果汁、营养米糊,鸡蛋羹……咘咘吃的几乎都是糊状食物,正是李女士喂养过于精细化,食物过于细软,才导致咘咘发音不清的。“你可以试一下,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不同性状及大小的食物会对口腔形成感知觉刺激,要完成咬食、咀嚼、吞咽这一系列过程,需要唇、舌、牙齿、上下颚、面部肌肉协调运动。如果把所有的食物都打成泥糊状,孩子的口腔感知觉、口肌协调运动能力都得不到锻炼,整个口腔、面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都会受到影响。而孩子在学习吐字发音的时候,需要唇、舌、下颚,口腔肌肉的互相协调。所以咘咘的语言发育迟缓,跟她的口肌没有得到锻炼息息相关。”
接诊中,褚主任告诉李女士,不当的喂养除了对孩子的口腔肌肉和口腔感知觉发展有阻碍作用之外,对孩子的其他方面也是有影响的。比如说孩子到了四五岁,该会自己咀嚼、自己用勺子或筷子吃饭时,家长没有提供条件让孩子学会这个能力,还是在喂其吃饭,那么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发育方面相对就比较落后,久而久之就会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一个连吃饭都不会或不愿意自己吃的孩子,还能指望他为自己、为别人做些什么?长大后又为社会做些什么?”另外,家长给孩子吃的过细,还会导致孩子胃肠道功能发育延迟,因为胃肠道功能也是在随着进食品种、颗粒的大小不断发育的。“从这方面来说,也需要家长为孩子提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合理的食物,并用合理的喂养方式让孩子去吃。”
“喂食的过程不仅仅是吃进营养素的过程,它还是一个培养孩子良好进餐行为、良好口腔感知觉和口腔肌肉运动能力以及锻炼孩子胃肠道功能的行为,对孩子的整体发展都起到促讲作用.如果家长的喂养工作没有做好,孩子的营养素缺失不说,对孩子综合发展也会产生阻碍作用。”褚主任强调,“吃不仅仅是吃”这个意识应该贯穿到家长对孩子喂养的日常生活中。
这些喂养误区,如何弥补?
采访中,对于常见的喂养误区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正确喂养方式和正常的口腔刺激,褚主任表示,口腔感知觉训练和扣钱肌肉训练可以通过日常的喂养和游戏进行。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不会嚼,光会吞,吃饭经常卡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家长习惯把饭弄的不冷不热,或者很松很软,然后直接送到孩子的嘴里去,这样,孩子就不会用常规的方法去吃饭,只会吸和吞。其实这样的孩子反而容易出现意外,比如吸的时候把握不好力度,一使劲就把饭吸到气管里去;
再比如,有些家长喂奶总是很着急,孩子嘴一张大,就直接把奶头或奶嘴放孩子嘴里去了,这其实不利于对孩子口中的刺激,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有吃奶欲望时,在孩子口唇一侧或周围,给他做一些刺激,等到孩子嘴再张大时,再把奶头或奶嘴送进去,让孩子有个找奶的过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用奶瓶喂孩子,奶瓶一定不能过高,高过孩子耳朵的位置就容易影响孩子上颌骨发育,导致咬颌畸形‘地包天’等,应把孩子稍微竖起来一点,保持奶瓶水平位;
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吃干东西的时候,吃一口干的喂一口稀的,这样做,使孩子通过舌头搅拌感受到那种食物对口腔的刺激就明显地减小了,最后导致孩子口腔肌肉力量不够,发呜的音时不清楚;
还有吃完奶以后,可以给孩子喂几口水,也可以用纱布或棉签蘸点温开水或凉开水,在孩子两颊、口唇部位或舌周、舌缘、舌面等进行一些轻轻地擦拭,一方面可以给孩子清理口腔,另一方面也是给孩子口腔提供刺激。”
褚主任说,家长还可以在家给孩子做一些传统小游戏,刺激孩子口肌发育。“比如说小小孩子咬手指头,这对孩子口腔感知觉训练和孩子以后添加辅食都有帮助。但是有很多家长认为手脏,禁止孩子吃手;
比如小时候玩过的吹泡泡、吹哨子等小游戏,那些对孩子口腔肌肉发育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要练气息,气息的稳定性对说话来说也很重要。好多孩子吹泡泡,要么吹不成个,要么吹得不好,这就是因为我们说话时是需要调节气流的,如果下颌没有稳定性,口唇肌肉没有张力,气流不能很好地调节的话,语音语调都会怪怪的。所以吹泡泡时,我们可以锻炼孩子离小杆12厘米,匀速地吹出一个一长串的泡泡;
还有使用吸管,现在我们常好给孩子用吸管喝酸奶喝稀饭,这些对孩子口腔肌肉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不管是粗管还是细管,都需要孩子根据食物的稠稀决定用力的大小,而且他的速度还得保证自己不被呛着,往更远了说,这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让孩子吃些硬的东西,比如牛肉干、地瓜干、面包片等,都能锻炼孩子的咀嚼肌肉、下颌的稳定性和咬肌的力量。还可以把饼干屑放在盘子里,让孩子用嘴唇去舔,舔完以后去碰,碰完以后用嘴巴眠到嘴里去……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家长可以让孩子用硅胶指套或儿童牙刷刷牙,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清理牙齿,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口腔一个有效的刺激,包括有时故意地给孩子吃一些不同味道的东西、不同性状的东西、不同软硬的东西。稍大一些,吃饼干或吃甜点时,都可以做简单的趣味性的对口肌的训练。”褚主任说,现在家长给孩子服务的太多,把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都给剥夺了,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吃饭时,吃一口擦一口,这其实是对孩子吃饭的干扰,孩子感觉不到嘴上粘了东西是什么感觉。“就应该让孩子从一开始吃到最后,然后再擦,让他知道嘴上粘了东西是什么感觉,擦完以后是什么感觉。”
吸吮是天生的,而咀嚼需要学习
“吸吮是天生的,而咀嚼需要学习,需要家长的培养。”褚主任提醒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在孩子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逐步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咀嚼能力的锻炼要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节奏,要循序渐进地给辅食增加难度,而家长在喂养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地反复训练孩子的咀嚼能力。”
禇主任最后表示,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口肌定位评估训练门诊正在紧急筹备中,有望近日开诊,届时,他们将对前来咨询的孩子的早期喂养方式进行评估,对孩子的口腔肌肉能力进行评估,对存在不良习惯比如吃饭慢、饭在嘴里不往下咽、流口水、说话构音不清楚等情况的孩子给予实用训练方法指导,“不光要对有问题的孩子指导,还要对家长进行正确喂养的宣教。只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把喂养孩子这件事情做对了,孩子以后才能减少出现构音障碍、含食或流口水等情况的发生。”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