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夏季,正是农民施肥打药最忙的季节,稍不注意就会引“毒”上身。由于气温高,农药容易挥发,施用农药人员易出汗、又着装少,人体皮肤暴露在外较多,皮肤吸收农药的量会增加,因此应特别注意农药中毒的预防;为了降温,不少人特别是放暑假的孩子喜欢去游泳,每年都有孩子因溺水而失去宝贵的生命,让人扼腕,令人痛心。面对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如何预防才是“王道”。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徐医附院急救中心专家,一起学习遇到这些突发伤害时第一时间该怎么做。
中毒
夏季是农药使用最多时期,容易引“毒”上身
走进徐医附院急救中心急诊室,记者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的内涵。这里的医生、护士没有节假日,24小 时待命,分分秒秒随时准备“战斗”。他们手法娴熟地操作着各种抢救仪器,不断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抢救方案,步履匆忙、分秒必争;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和死神赛跑,要从死神手中挽救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
谈到中毒和溺水的话题,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副主任燕宪亮说,如果大家能掌握一些正确的自救方法,很多时候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为何夏季中毒高发?夏季正是农民施肥打药最忙的季节,由于气温高,农药容易挥发,,施用农药人员易出汗、又着装少,人体皮肤暴露在外较多,皮肤吸收农药的量会增加,因此应特别注意农药中毒的预防。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大汗、口角流涎等,严重者烦躁、意识模糊、神志昏迷是农药中毒的主要症状。一般来说,农药会经皮肤、呼吸道或口服吸收。经皮肤吸收多在2至6小时发病,经呼吸道吸入或口服吸入多在10分钟至2小时发病。农药中毒不管经何种途径吸收,导致中毒的表现基本相似,但首发症状略有不同:如经皮肤吸收中毒常出现多汗、流口水、烦躁不安等症状;经口中毒时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时,视物、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较快发生。
此外,还有一些中毒需要警惕,夏季人容易情绪激动,脾气暴躁,喝农药(敌敌畏、百草枯)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农村也常用敌敌畏喷洒床垫杀虫,残留物被皮肤吸收,时间长了也会引起中毒;蔬菜上会残留一些农药,清洗不净也会引起中毒。抢救及时,中毒者完全可以脱离生命危险。
对于因农药中毒的患者,燕主任带领的急诊内科团队在化学物中毒的抢救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只要抢救及时,中毒者完全可以脱离生命危险。中毒者最佳抢救时间是在接触农药后半个小时内,如果能掌握一些自救方法,就会避免悲剧发生。”他强调说。
面对中毒患者,没送到医院前,身边的人该怎么做呢?燕主任建议,发生农药中毒后首先应让中毒者尽快脱离现场,中止农药的继续吸收。若是经皮肤吸收者,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裤,迅速用温水冲澡。经呼吸道吸入中毒的,要立即转到空气新鲜或通风的地方,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畅通。经口引起中毒者,要先喝200毫升至400毫升的水,然后用肥皂水催吐。但昏迷者不得催吐,以免呕吐物误吸阻塞呼吸道。催吐后,应尽快为中毒者洗胃,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急诊治疗。
“对于急性中毒患者要采取规范化治疗,徐医附院急诊内科在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保持着较高水平,在中毒方面,制定了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疗规范,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致残率并延长了危重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降低了患者的总体治疗费用。在群体性光气中毒、硫化氢中毒、氨气中毒等方面,通过综合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经长期随访,毫无后遗症。同时,急诊内科以心肺脑复苏、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中毒、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危象、急诊心律失常、各类休克、急性器官衰竭等急危重病的抢救治疗为重点。目前的急性中毒救治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每年收治各类中毒患者近500例次,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近100例次。”此外,燕主任还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喷洒农药时,一定要穿长衣、长裤,还要戴上口罩。用过的农药瓶要妥善处理,千万不能让孩子把玩,以免误服引发悲剧。像百草枯这类除草剂,一旦人喝下去,毒性比一般的农药大得多,一个人喝下50毫升以上的百草枯,死亡的几率90%以上。目前医学界尚未研究出针对百草枯的特效解毒药,口服中毒死亡率达90%以上。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