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痛起来犹如过电
因为发作时疼痛非常剧烈,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网上曾经流传,疼痛分为12个等级,最疼的是分娩痛。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医生们普遍认为,接诊时疼痛分为3个等级,轻、中、重。其中,从轻度痛到中度痛,影响睡觉是一个分水岭;重度疼,则表现在饮食很差、精神焦虑等。
究竟哪种痛“最疼”?王翀说,当属三叉神经痛,疼起来没法刷牙、洗脸、吃饭、喝水等。三叉神经痛又叫丛集性头痛,俗称“脸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放电样剧烈疼痛。
“发作的时候,患者的一侧面部感受如针刺样、刀割般、过电样的剧烈疼痛,严重的发作让患者痛不欲生”,王翀介绍说,三叉神经痛的发作通常没有预兆,但发作起来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持续数秒到1、2分钟之后骤然停止。
据介绍,三叉神经痛的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也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着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作为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三叉神经痛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患了三叉神经痛,患者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甚至风吹等都可能诱发疼痛发作,以致患者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专家介绍:王 翀 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 博士后,留德归国人员。《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诊疗标准》的制定专家。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并分配至中国最早三叉神经痛根治技术的山东济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并传承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创根治技术。2001年至2006年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显微神经外科创始人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朱贤立教授学习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1年山东省卫生厅选拔公派到德国Greifswald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等临床专病学习。2012年入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3年11月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至徐州市中心医院并组建功能神经外科和淮海经济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创治疗中心,填补了淮海经济区的空白。
现任《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委、《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特邀审稿人、曾先后在《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20篇,并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各一项,目前主持在研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厅卫生科技发展计划、市级科研项目三项。
目前掌握了中国及欧美先进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的微创根治技术,根治率达98%。与德国Greifswald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中心有密切合作,同时与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和天津环湖医院有密切交往与联系。
专业特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的微创根治术、各种神经外科临床重症的综合治疗。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牙痛”病不在牙 原是三叉神经痛在作祟
面部疼痛一直困扰着家住中山路的林先生,他今年56岁了,一直也没有找到病因,直到“面痛”已经严重影响他的生活。“林先生来到医院时,不敢说话,不敢张嘴,家人介绍说,因为疼痛已经5天5夜没有吃东西了。” 王翀告诉记者,经诊断,林先生患上的恰是三叉神经痛。“我总以为是牙疼带的,没想到居然是三叉神经痛。”林先生口齿不清地向记者说着。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颅神经共有12对,三叉神经为第5对)分布区域内出现的短暂的、间歇性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
三叉神经自脑干部出发,分成较粗的感觉神经根和较细的运动神经根。它出颅后分成三个分支: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分别支配额部、上颌部和下颌部的感觉和运动,故被称为三叉神经。
据介绍,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常见的是原发性的,主要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通常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不同的其它表现。
王翀指出,针对这部分病人则应该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检查协助诊断。原发的病因不去除,只是一味地止痛,根本无法治愈此病。
王翀还建议,三叉神经痛的诊断除了寻找继发的原因外,要注意与牙痛、副鼻窦炎、青光眼、颞颌关节炎和偏头痛等疾病相混淆,避免误诊。
根据临床统计发现,约有5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误以为自己患的是牙病。分析这一情况,王翀表示,三叉神经尤以第二三支发病最多见,第二支和第三支分别管理下眼睑、鼻旁、上下嘴唇以及上下两排牙齿区域的感觉,所以患者往往感觉一侧的牙齿剧烈疼痛,常常误诊为牙痛。
“三叉神经痛因与牙痛痛点毗邻,致使有的患者在就医时易被误诊为牙病,拔掉几颗牙之后疼痛却未能消除。被拔掉的牙实在冤枉!”王翀 介绍说,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药物、封闭、射频、中药等方法,均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起到一定疗效,但这种疗效通常存在于短期内,容易复发,成为困扰患者的疑难杂症。
作为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主任,王翀博士介绍说,作为一个外科医生,他已经走过18年的神经外科医生生涯,其中感悟颇深,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老师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当我是一个住院医生时,跟随中国第一个探索和开展三叉神经痛根治的开拓者---刘学宽主任学习耳后小切口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根治术并得到真传。当我成为主治医师后,有幸跟随中国显微神经外科之父,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创始人朱贤立教授学习,并成为他带的最后一位博士。”
当王翀博士成为一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后,他又到德国跟随德国神经外科第一人———德国Greifswald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Prof. Schroeder,德国神经内镜协会主席施罗德教授学习神经内镜+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使他的显微手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我马上晋升主任医师时,我又给自己提出了要求,师从中国神经外科界非常有超前眼光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八一脑科医院院长、《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总编辑徐如祥教授。”
回顾过去,王翀说,名师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使他的从医生涯丰富多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尤其在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目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 耳后一道小切口轻松“搞定”
王翀介绍说,三叉神经痛究其根源,是因为途径三叉神经的脑部血管出现了异常,紧紧地压迫着三叉神经,导致出现了剧烈疼痛。治疗方式选择上,通过手术把压迫神经的血管与三叉神经分离开来之后,植入特制的医用材料在中间“垫一下”,实现血管和神经“各行其道”,彻底解决患者疼痛。
“手术过程中,只需要在患者耳后开一个小切口,就可以完成这一操作,实现了微创治疗的效果,彻底解决患者疼痛。创伤小,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比较快”。
王翀特别提到,这一手术模式对面部痉挛同样有很好的疗效。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地抽动,多因情绪紧张及劳累、休息不好而诱发,是一种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的疾病,治疗比较困难,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
“微创耳后小切口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很好,对于治疗面肌痉挛同样具有很好的特色和优势,效果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