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市中医院心内科已成功救治十余名急性心梗患者,专家提醒——
66岁的胡先生家住在安徽宿州。7月下旬的时候,他感觉自己胸闷,心慌,右肩呈放射性疼痛。这种症状一般持续30分钟左右后就能够缓解。入院的前三天他感觉病情加重。7月30日当天,他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在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考虑是急性心梗,嘱咐他快速转到徐州市中医院治疗。当天晚上,家人迅速将他送往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接受救治。胡先生入院时的精神特别差,口唇青紫,心电图显示为大面积心肌梗塞,标记物均呈较高数值,诊断明确,胡先生是急性心梗。
按照市中医院心内科的规定,凡是来医院就诊的急诊病人都必须开设绿色急救通道:无论什么时间,15分钟内医疗组要到达导管室,60分钟之内为患者开通血管。晚上9:30,心内科医疗组的医生为胡先生迅速实施手术,先行球囊扩张,不到一小时就成功放入了一个支架,开通了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手术期间,胡先生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生命体征很不稳定,经过医生积极处理,病人转危为安。
根据治疗原则,在患者急性期只能开通与心肌梗塞相关的血管,其他血管必须择期手术。因此,8月6日再次手术,为另一支90%狭窄的血管做了介入手术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无不适症状。
夏季如何预防心血管病
连日的高温天气,心血管病患者大幅上升。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家岭介绍,近段时间,脑出血、心绞痛、冠心病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门诊、住院病人比往常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因夏季是心血管病的又一个高发期,提醒心血管病患者和身体虚弱的人更应格外关注自身健康。
夏天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此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因此,夏季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样不容忽视。
夏季气温升高,稍微动一动就满头大汗,“夏天出汗多,光补水还远远不够。因为随着汗液流失的不仅是体内的水分,还有钠盐。再者,夏季食品容易变质,一不小心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发生呕吐并易丢失钾盐,这样极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能引发心脏停搏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维持水解质平衡,可以在白开水中加点盐,另外应多吃些含钾的水果如橘子、草莓、香蕉等,以保持电解质的平衡,并且夏季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变质食品。
注意防暑降温
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25℃左右为宜。运动要适量,避开上午6时~9时冠心病的高发期,最好将运动时间安排在较凉爽的下午或晚上,且锻炼时间不宜太长。当出现天气闷热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意外。
保持情绪稳定
老年患者往往在夏季睡眠质量欠佳,如果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午睡半小时可使血压及心率曲线出现一个低谷,冠心病发病率减少1/3。另外很多心血管病突发的原因都是情绪起伏过大,往往一时的激动,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天气热时,人们的情绪更易急躁,提醒一些本身就有病症的患者遇事要平和,要防止“情绪中暑”、情绪失控,避免去一些噪声过大的场所,强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易发生心血管功能紊乱。
盛夏时节,心血管病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冠心病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每日一次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若感身体不适,必须及时就医。
专家简介:
李家岭 主任医师 教授 心内科副主任
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曾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进修一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内科进修6个月,多次在上海、北京等地培训,对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功能不全、内科常见病及冠心病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咨询电话: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