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医常识:看病时应该注意的几点提示


    1.挂错号。
 
    在看病前可以先咨询一下导诊护士或者看一下医院的介绍栏。挂号时不需要一味追求医生的知名度和年龄,要选择符合自己病种的需要的医生就医。如果能选择一位医德高尚,医术较高的医生诊治,并保持持久的联系,对你的健康做指导,那是你的福分。:)

    2.随便抛弃病历。
  
    病历是珍贵的健康档案和医疗文件。但是有的病人,看一次病就要换一次病历。这样不仅给医生诊断用药增加了麻烦,还会多花钱,很难保证连续的治疗疾病。建议保存自己的病历,以便查用。

    3.隐瞒真实病情。

    如果这样会使医生不能掌握可靠的病史,会给诊断带来困难,直接耽误治疗,并且给病人带来最直接的伤害。建议 病人在医生面前还是 “老实”一点为好。

    4.不愿检查。

    有的病人不愿意花钱检查,认为是浪费,殊不知现在有很多的疾病都是依据化验单来综合诊断的,不检查很难诊断清是什么病,如果诊断不明,那么治疗就可想而知了。

    5.拒绝必要的治疗。

    有的病人对医生提出的治疗意见不够尊重,往往自以为是,甚至有些必要的手术都加以回绝。这是十分不妥当的,病人尤其是住院病人更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6.不合理的节省。

    有的病人常常反复和医生说,开便宜的药,少开点药,甚至限制医生开贵药。病人的意思我们非常理解,但是我们必须在保证药效的情况下尽量节省开支。如果花钱虽少,不能治病,又有何用?

    7.自己点名要药。

    可能是有些病人看了一些医学书籍,或者听到同事和朋友说某某药好,就要求医生开药。但是各种疾病千差万别,因人而异,各种药物的药性也极其复杂。因此,你究竟该用什么药,用多大的量等,只有医生详细了解你的病情后才能综合判断,因证施治。还有一旦出了事故,更难查清责任。

    8.随意停药换药。

    有的病人不按疗程和医嘱服药,怕不良反应,病刚减轻就把药物停了,往往造成病情复发,复发后熬不下去了重新服药,这样做只能使病情迁延不愈。

    9.盲从广告。

    现在的医疗广告多如牛毛,鱼龙混杂。广告只是宣传的工具,并不对疗效真正负责。许多所谓的“名医”也未必名副其实,为了经济利益不顾医德者大有人在,患者应该擦亮眼睛,不可盲目受骗。

    10.自我治疗。

    凭着自己对疾病的一知半解,自己去药店买药治病。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建议先咨询一下医生的建议如何。特别需要讲明的是,有的药店的服务员没有什么医学知识,只是凭着病人的 需要和自己的感觉给病人拿药,至于效果怎么样根本不考虑,就怕吃了后效果不佳或诱发别的疾病等,慎重为好!

    11.喜欢只找熟悉的医生看病。

    有的病人认为这样会看的更仔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熟悉的医生给你看病,虽好说话,便于交谈,但医生可能不好意思让你去买病历本,也可能不好意思驳回你提出使用某种药物的意见及不合理要求等。而这些,对于医生正确诊断和独立自主的用药,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