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患儿安危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徐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护理团队

  全程导医网 徐州天使风采(通讯员 姜伟 曹玉姣)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一袭飘然白衣,一顶别致燕帽,这就是她们的形象。在徐州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当接过南丁格尔的神灯走进病房时,护理人员用她们特有的光茫,把患儿阴霾的心田照亮。她们用真诚与爱心,用过硬的操作本领,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耐心照顾着每一个患儿。

  当好优质团队中的领头羊

  徐州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于1980年,是淮海经济区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小儿呼吸道疾病专科,为江苏省重点专科。近年来,举办多期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接纳进修人员十余人次。该学科设有三个住院病区、多个专科专病门诊、包括支气管镜治疗室、雾化治疗中心、呼吸功能室、脱敏治疗室等在内的功能治疗室五个,有床位200余张,有雾化泵70余台、肺炎治疗仪20余台、注射泵15台、心电监护仪20余台、肺功能仪2台,支气管镜2台,一氧化氮呼气测定仪2台,拥有着一支技术精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护理团队,全心全意为淮海经济区的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由于儿科的特殊性,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护士除了要求有过硬的操作本领,尽量避免因操作失误给患儿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外,还需要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更高度的责任心,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优质团队离不开优秀的领头羊。采访时,呼吸内一科、内二科和内三科的护士长们正在交流护理心得。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她们注重细节服务,落实临床:从患儿入院开始直至康复出院,护士始终做到对待患儿热情亲切,微笑服务,护理及时,体贴周到,技术娴熟。

  呼吸内一科为儿童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各大医院儿科患儿迅速增长,呼吸系统疾病更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医院呼吸科在人员不足、工作量猛增的情形下,护理人员仍能够兢兢业业,时刻以患儿为中心,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服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并非一句简简单单的标语,更像是一种誓言,一种承诺,一种对救死扶伤的神圣践行。“认真、负责、爱心、团结”,是对呼吸内一科护理团队的总体评价。不需要太多美誉之词,患儿家长的口碑才更值得她们骄傲。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一件件平凡的事,但带给患儿的却是那暖暖的爱。如一次次给患儿捐款,虽然金额有限,但足以让患儿一家人能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小小的捐款不仅仅是医者仁心,也让陷入困境的患儿家庭重燃生活希望,在医患之间搭起了一座爱心之桥。

  作为科室护士长,阚瑞雪尽可能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比如今年5月8日,该院举行第二十届“世界哮喘日”大型护理指导及义诊。活动中,呼吸科张冲林主任针对哮喘患儿家庭管理的意义做了详细介绍;阚瑞雪护士长针对患儿常用的各种吸入装置使用方法进行了现场演示。同时,护理人员还编排了一些针对哮喘患儿呼吸功能锻炼的家庭亲子小游戏以及哮喘有奖知识问答环节,让每一个小朋友在游戏中既体验了乐趣,又提高了对呼吸功能的锻炼。

  “哮喘日活动融合医疗、护理、预防、锻炼、自我管理于一体,普及了哮喘的基本知识,加强了儿童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了家庭防护能力,澄清了一些错误的哮喘认知。”阚瑞雪护士长表示,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如哮喘患儿夏令营活动等。她们希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家长正确的认识哮喘,让孩子得到更规范的治疗。

  这样一支团结奋进的团队,在2015年度、2016年度分别被评为儿童医院“明星科室”。不过再多的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她们依旧不骄不躁,拼搏在路上,努力用她们的专业为儿童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呼吸内二科——以患儿为中心,提供温情服务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工作时间越长,越能感觉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吸内二科护士长乔俊华说,护理工作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护士要有一颗有爱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已逐步实现,护理不再是“护理人的病”而是“护理生病的人”。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将整个宣教内容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她们制作了入院宣教卡,涵盖了入院宣教、病区介绍、住院须知、健康教育指导及饮食指导,出院指导(包括复诊时间和地点),病区联系电话,随时为患者答疑。制作了专科疾病健康教育路径,放在宣教栏内供病人随时查看,再利用健康讲座时间为病人集体讲授,现场答疑。通过宣教使患儿及家长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预防疾病。

  奉上爱心一片,献出真情满怀。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她们的心:遇到靠救济的贫困家庭她们自发捐款,为患儿解决住院费用的难题;遇到匆忙住院未带齐用物、财物的家庭,她们主动将饭卡交到他们手上,解决吃饭问题;遇到缺少陪护人员的家庭,她们主动参与孩子的生活照顾;遇到特殊节日,她们会变着法的布置场地、编排节目,让孩子们过上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在这个拥有27名护理人员,70%的护士都未婚未育,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团队里,母亲般的温情和感动每天都在上演着。

  她们处处为患儿着想,处处有创新:有的患儿,只要进入到病房就开始哭,只有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于是她们创新设计了带有卡通形象的医用口罩,以减少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抵触情绪,降低就医的恐惧感。临床上有些重症患儿,早期活动困难,家长手法不正确,因此,她们针对主动运动依从性较差的患儿,设计了足踝被动运动仪。目前,两个项目正在进行专利申报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就是呼吸内二科护理团队,对护理工作的最好诠释。

  呼吸内三科——过硬技术是优质服务的基础

  “有人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和感动,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呼吸内三科护士长王妍妍表示,过硬技术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只有勤于观察病情,这样才能准确发现患儿病情变化,及时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才不会因疏忽延误患儿的治疗、抢救。然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护士必须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因此,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她除了对专业知识刻苦钻研,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外,还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学术活动,参加不同学历层次继续学习,阅读相关的杂志,拓展知识面;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病情观察能力,更好适应护理工作。

  动脉血气分析作为危重症患儿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可用来判断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及缺氧的程度、评估机体酸碱平衡等。自去年呼吸内三科成立以来,在科室主任的提议下,护士长王妍妍带领科室护理团队开始学习动脉血气采集技术。“因为动脉血气采集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过去只是重症监护室常用,现在我们要在患儿家长的面前采集动脉血,面对家长的担忧、患儿的哭闹,我们必须做到‘一针见到动脉血’,所以最初同事们都有些抵触和害怕。”针对此,她先安抚大家情绪,对同事们进行鼓励,同时邀请重症监护室的技术能手到科室进行业务培训,并分批派送护士到监护室学习。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上无数次的在自己身上或者同事身上的实际操作练习,目前该科80%的护理人员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护士是医生的眼睛。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护理,还要为医生的科学诊断提供依据。”王妍妍说,掌握了这项技术,对呼吸疾病患儿病情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坚持不懈地做这么多事不累吗?哪来的这股劲?当记者如此问时,王妍妍给出了给力的回答:就是职责所在。患儿痊愈后的笑脸,是对她们最好的褒奖。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