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世界睡眠日|徐州心理专家提醒:关注睡眠健康,科学应对睡眠障碍

  全程导医网 徐州心理频道:目前,睡眠障碍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一科主任李波表示,睡眠障碍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代谢紊乱、情绪波动、认知能力受损、工作效率降低以及事故风险上升,还可能缩短寿命,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功能。

  什么原因会导致睡眠障碍呢?“工作压力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噪音和光线等环境因素以及慢性疼痛和呼吸问题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睡眠障碍。”李波告诉记者,目前,很多人的睡眠习惯并不健康,经常在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饮用咖啡、浓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晚餐过晚或过量,再加上平日缺乏运动,睡觉时卧室光线过亮、噪音大、温度不适或床具不舒适等,这些因素都会扰乱生物钟,干扰睡眠环境,从而引起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频繁醒来等问题,严重影响睡眠的连续性和质量。

  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有哪些呢?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二科主任付丹告诉记者,睡眠障碍类型包括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异态睡眠和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其中,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或早醒,并伴有日间功能损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为特征;发作性睡病表现为难以控制的思睡、猝倒、睡瘫和入睡幻觉;异态睡眠包括梦魇、睡惊症和睡行症等异常行为;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则涉及不宁腿综合征、磨牙和肢体运动等问题。这些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功能。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睡眠障碍呢?“睡眠问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来改善。”付丹建议大家,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睡前远离电子屏幕,适度运动,白天或者睡前2至3小时适当运动,多晒太阳调节褪黑素,合理饮食,避免咖啡、酒精,晚餐不宜过饱,睡前可饮用温牛奶、少量坚果。

  其次,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卧室应保持安静、黑暗和适度。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证睡眠时身体的舒适。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付丹强调,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睡眠问题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改善,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伴有抑郁、焦躁情绪或者精神症状,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明确诊断,确认睡眠障碍的类型,对症治疗。

  专家简介

  李波

  主任医师,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一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兼职讲师,江苏省心身医学专委会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青年委员,江苏省睡眠医学组委员,精神残疾鉴定专家组成员,从事一线临床工作20年,擅长于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躯体化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专家简介

  付丹

  主任医师,老年精神三科主任,心理治疗师,江苏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心理健康促进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老年精神医学临床工作,对老年期精神障碍、老年期抑郁障碍、老年期焦虑障碍、老年性痴呆、睡眠障碍等精神科疾病及心理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