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天使风采:徐医附院流调队伍的“战疫故事”!
讲述人:徐医附院人事处 包格卉
讲述时间:2022年4月10日
“您好,医院安排你来做流调工作,现在能来门诊部办公室报到吗?”
“可以!我这就去!”
在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门诊部的统一安排下,从接到通知到培训上岗,不到一天时间,我成为了这个特殊团队中的一员……
我们都是2021年新入职的职工,来自不同的科室和部门,其中大部分是90后甚至95后。在这通电话后,我们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战疫故事”。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流调人员作为医院疫情防控的“排头兵”,可以及时摸清、掌握来院人员有无流行病史、有无十大症状、是否与阳性病例有轨迹交叉等信息,据此判断其能否入院就诊。3月底按照疫情指挥部的部署,流调工作前移至入口处,西门、北门、急诊、车辆入口,24小时都有流调人员的身影,春寒料峭,我们在隔离衣内穿上厚厚衣服,坚守在岗位上,查看两码、详细询问、预检分诊、指导就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引导至普通门诊、发热门诊、急诊,尽力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不漏掉每一个进院人员。
“您好,请有序排队,请出示苏康码、行程码。”
“最近有没有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
“请您提供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
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要接待二三百名来院人员,不厌其烦地重复询问,工作节奏十分紧张,几个小时都顾不上喝一口水。在流调人员24小时的时间线里,有人因公共交通暂停,凌晨不到5:00就要起床,早上6:00就已准时上岗;有人夜里12:00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也有人主动请缨为黄码人员替班;也有人整夜住在医院,担心不能及时出小区……以本部为例,白班、大夜班、小夜班、8-4班、7-3班、6-2班,各种班次交接,确保了每个入口无缝隙衔接。
因疫情形势每天都可能发生变化,我院的就诊政策也随之动态调整,严格把控下部分患者不理解,会有抱怨、责怪甚至是情绪激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患者各种突发状况和特殊诉求,作为新手,我们有时难以应付,甚至委屈地掉泪。门诊部丁晓娟主任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帮助我们联系相关科室,耐心和患者解释沟通,处理突发情况,安抚患者和流调人员的情绪等等,是我们坚实的后盾!丁主任告诉我们:“流调不仅仅是让患者填个表,看两码,查核酸证明这么简单,要学会处理多种问题,要掌握询问技巧,短时间内获得关键信息,提高问诊效率;要灵活处理患者的诉求,不可生硬推诿,要正确指导患者就医,必要时要给予帮助。”流调工作群里,丁主任总会及时更新最新政策要求、最新封控区管控区分布,解答我们的询问,无论早晚;孟敏护士长总是贴心地为我们提供后勤保障,送来大衣、饮用水,安排中午休息地方,安排不能回家的人员住宿……让我们感受到温暖。
我们的流调人员来自医院各个岗位,大家都尽心尽力守好关口,同时为遇到难题的就诊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出现:面对因没有24小时内的核酸报告而不能给孩子送物品的父亲,陈鹤之将物品转交给孩子的母亲;面对无法提供24小时内的核酸报告来接行动不便的透析患者的家属,董雨维主动前往帮忙将患者接出;丁群帮助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社区沟通,核实采集信息;刘严帮助患者取药、打印检查报告;此外,指导患者如何互联网问诊,如何预约、如何网上退费等更是常态。“我刚刚跑了4、5趟,终于帮患者解决了问题”,刘严如说。“我今晚已经护送12位患者去发热门诊”,刘润彤说。夜班值班人员常常是脚步匆匆,不止坚守在岗位,还要奔忙在院区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患者也许不知道我们的名字,但他们知道我们是徐医附院的一份子。在他们就诊遇到难题时多给他们一点关怀和温暖,我们也很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这个平凡岗位中,没有振臂高呼,没有豪言壮语,但偶尔也会有动人场景上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不愿总是“被保护”,而是要彰显担当,顶住压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相信在我们的城市经历了一场“倒春寒”后,疫情散去,春天定会如约而至。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