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使命,是责任,更是情怀!专访徐医附院援疆医生邱小松

  全程导医网 徐州天使风采:3月,正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战疫时,江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专家邱小松告别亲人和同事,跟随江苏省第三批“组团式”医疗援疆人才来到克州,在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挂职,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活。

  “克州的医疗条件和水平与内地有一定的差距,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边疆百姓带去更好的医疗技术,为州医院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这是邱小松的援疆初心。

  ●挑重担 填补技术空白●

  初见邱小松,他正在病房里查房,“住进重症医学科的都是危重病人,责任大,任务重。每天随时掌握病人病情,心里踏实些。”

  今年39岁的邱小松从事临床工作16余年,擅长严重创伤,急性中毒,脓毒症,各种休克,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等急危重症的救治;擅长ECMO,床旁超声,血液净化,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

  ECMO是邱小松在州医院重症医学科任职以来引进的第一项空白技术。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的手段,通过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机器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心、肺功能,支持生命以争取心、肺病变痊愈及器官功能恢复的机会,该技术操作复杂,邱小松到任后,就着手开始培训医护人员此项技术。

  4月的一天,有患者服用化学染料,导致急性中毒。最危急的情况是反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出现室颤,预示着患者随时可能心脏骤停死亡。邱小松得悉此患者情况后,发现此类中毒较罕见,化学染料成分复杂,家属也无法提供其详细成分。邱小松当机立断,采取组合式的血液净化方案(CRRT+HP)治疗,经过72小时连续CRRT+间断串联血液灌流(HP)的组合式的血液净化策略,患者的心律失常逐步消失,各脏器功能逐渐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此组合式的治疗方案,在州医院也是首次应用。

  除此之外,邱小松还用双重分子血浆吸附(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方案,成功救治了一名肝硬化患者,填补了州医院医疗技术上的这项空白。

  “自从邱小松主任来院后,他以病人为中心,争分夺秒地投入到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工作中去,已经开展了多项我们医院的空白技术,我们也在努力学习,希望能为更多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帕尔哈提·马木提告诉记者。

  ●师带徒 留下技术也留下真情●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这些问题,是邱小天常在心中思考的,时时用来提醒、鞭策自己。

  繁忙的诊疗工作中,邱小松把带教培训当地医生作为此次援疆的重要任务,希望通过努力,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留下来,使当地重症医学科的诊疗水平再提高一步。

  邱小松从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入手,反复强调医疗安全,时刻敲警钟,经常督促检查,严防差错事故,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足,以及风险苗头,及时提出来并予以纠正,每天认真查房,与大家一起讨论治疗方案,完成医疗抢救任务。

  工作中,邱小松将自己掌握的先进、科学的治疗方法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同时,他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每天早上5至10分钟晨会,大家交流学习,指导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和改进的方法。每周一次学术专题例会,医生交流发言,并对讲的内容进行方法点评,提高医生的学习能力。在他的带领下,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学习氛围浓厚,大家都努力学习前沿的新知识、新技能,积累规划救治急危重症病患治疗方案的经验。

  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郝瑜说:“他带领我们科室在医疗技术上走向更高端。作为一个管理者,鼓励我们从自己的长处入手,根据自身的优点,定一个自己的发展方向,让我们每个人都学有所长。”

  “重症医学的提升,不仅需要提升技术和理念,还需要留得住当地的人才,在援疆期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医院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带来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培养一支留得住的队伍。”邱小松说。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