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管理要效益 向技术要发展 向服务要品牌 徐州市中医院走中医特色崛起之路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工作,公立医院的改革形势也逐渐有利于中医院的发展,中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外有改革,内待突破的关键时期,如何从改革中获取新思路和新方法,坚持走中医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摆在广大中医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风,但是,如何在改革中找准定位,徐州市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范从海心中有自己的规划。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立足改革创新,坚持稳中求进,科学精细管理,优化学科结构,不断突出中医药特色,着力抓好内涵质量建设,全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医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向管理要效益

  中医院要想有特色,创新管理是关键。近年来,医院积极搭建公平公正的管理平台,便捷快速的管理渠道,强大高效的沟通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基础管理能力和基础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科务会管理。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以科务会为主要管理平台,强化了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机制,提高了职工全员管理、全面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扎实开展对口联系工作。职能科室对口联系临床科室制度既强化了职能科室服务临床一线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把医院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制度高效传达落实到临床一线,又能积极为临床排忧解难,形成了“全院围绕临床一线转,临床围绕病人转”的有效工作态势。

  强化督查督办提高效能。今年以来,共发放院级督查督办单160个,科级协办单240余个,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职工满意度。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医院先后制定出台了《徐州市中医院科务会制度》、《职能科室与临床一线科室工作联系制度》、《非惩罚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科研“种子计划”管理方案》等各类管理制度、规定、规范45个,全面加强了管理工作和临床工作,管理科室和临床科室形成了互考互评的良性循环机制,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基础管理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近年来,医院以“立规矩、讲规矩、成习惯”为管理原则,立足“人人要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工作理念,行政职能部门做到了“言而有信,定而有为”,各行政部门公开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承诺并缩短“响应”时间,建立“坏而不报”、“报而不修”的问责制度,切实铲除“懒政”、“怠政”、“懒事”、“怠事”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总务后勤部门做到了“行而有效,稳而有进”,将医院环境建设、后勤服务建设、保卫工作建设视为基础性工作,坚决杜绝“久坏不修”、“久脏不清”、“久疾不问”的现象;临床科室做到了“言行一致,坚定自信”,坚定了中医自信和传承发展的自信,严格落实医院管理要求,管建结合,以管促建,以管促升。全院确立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基本服务理念,精简流程、精简环节,确保“有问题敢于面对,快速改进是基本要求,变化与态度是口碑的源泉”的治院理念得以扎实落地。

  向技术要发展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核心竞争力。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新中医服务模式,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打造中医诊疗模式创新品牌,徐州市中医院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以推进中医诊疗模式创新为抓手,以优化中医服务流程为核心,推广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做法,集中优质资源,整合优势技术,遵循中医药特点规律,建立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的中医综合治疗模式、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普病与专病的分离模式,为患者提供方便、安全、快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强化中医综合治疗模式

  为进一步推广中医综合治疗模式,加强医院中医特色技术诊疗服务,医院以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牵头,制定各科室联合其他科室治疗相应病种诊疗规范、适应症及禁忌症。形成以针灸、推拿、康复科为主体、院领导参与、行政科室保障的运行机制;针灸、推拿、康复科制定各科室中医特色技术适应病种、症状,确定介入的时机、治疗时间、疗程,给相应科室明示;医务处联合信息科设计门诊和住院的医嘱系统,提醒医生联合诊疗;经管和财务部门设计相应绩效激励机制,鼓励中医特色技术的推广。

  医院通过信息化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采集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的时间、手法、部位,分析疗效最佳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不同诊断制定相应标准,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同质化治疗方案。目前,针灸、推拿、康复已制定三百余种病、症相应诊疗规范、适应症及禁忌症,信息科对医嘱系统进行升级改进,做到自动抓取电子病历系统中患者需要中医特色治疗的疾病与症状,提示医生开具相应医嘱,实现中医特色技术的院内推广。

  2017年12月16日,医院首先在呼吸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胸心外科、骨伤科等科室率先实施特色治疗。各科临床医师针对有治疗需求的患者开具中医特色技术医嘱,针灸、康复、推拿科医生在本科室住院电子病历系统直接接收,在下午分时段地为患者提供床边中医药特色服务。

  依托三级甲等中医院的优势,徐州市中医院积极推广中医特色技术,目前已在住院患者中实施中医特色治疗10万余人次,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诊疗体验,受到广大住院患者的好评。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加大针灸、康复、推拿科的人才引进,确保全院各科室有序推广中医特色技术疗法,从而深挖中医精髓,促进中医特色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推动中医多学科联合诊疗

  为优化医院诊断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着力推行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模式,分别以肿瘤科、介入科、普外科和中医外科牵头成立中医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中心(MDT)。

  该中心下设胃肠肿瘤组、肝胆胰肿瘤组、乳腺肿瘤组、肺癌、食管癌肿瘤组、消化道早癌组,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组成各MDT工作组,由结直肠外科、肝胆外科、甲乳外科、消化科内镜中心、肿瘤内科、影像科、介入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共同完成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实现MDT所具备的互动、协同、沟通、快速、优化等特点,体现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精神,为患者提供一揽子诊疗服务。诊疗中心立足中医特色,做到内科与外科、中医与西医、保守与开刀相结合,完善科与科直接转接机制,科室内部形成同质化治疗标准,科室之间形成专业共识,对患者进行有序、多学科的诊治。

  信息化管理对出院患者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肿瘤诊疗中心要求全院各科室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信息录入医院肿瘤平台,或由医务处专人自院电子病历系统抓取数据,加强患者的入院诊断、手术方式及有无化疗药物的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与监管。医院中医肿瘤中心设有专职人员对恶性肿瘤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为患者合理安排复查时间、提前预约接诊专家,并将随访内容及时录入肿瘤平台数据库,为参加肿瘤中心的各专科监测患者病情提供了方便。

  医院在中医治疗肿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口碑,MDT诊治模式的引入,无疑是学科进步和医院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自2017年12月16日开诊以来,门诊已收治2000余例患者,病房讨论每周开展两次,现已讨论1000余例住院患者,每一位患者都收到一份“菜单式”诊疗方案。集智而治,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将在这里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科学化管理,积极实践AMS策略,规范抗菌治疗的药物选择、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医院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多学科协作会议(AMS-MDT)。AMS-MDT以病历讨论会的形式开展,分别由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药剂科牵头,其他临床科室参与。会议通过对患者抗菌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治疗方案等进行详尽汇报,提出了每个治疗阶段的问题和疑惑,临床专家现场讨论,针对病例提出的问题及自身的临床体会展开深入点评与热烈讨论,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了思路借鉴。自2018年5月开展以来,每两周召开一次,至今共讨论病历300余份,为患者的治疗提出了客观、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取得良好效果。

  创新普病与专病诊疗模式

  在范从海看来,普病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专病是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品牌,没有专病的分组就没有亚学科的建设。因此,从2017年4月起,他力推普病和专病诊疗模式建设。该模式是将普病和专病分离与分组相结合,科室分组按照专病和亚学科建设进行分组,按照科室的个人专长分组。

  为提高专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技术服务,从2017年4月起,徐州市中医院实施科室普病与专病诊疗模式的建设。

  普病和专病分离与分组相结合,科室分组按照专病和亚学科建设进行分组,按照科室的个人专长分组,没有专病的分组就没有亚学科的建设。普病为技术含量低、科室主要收入的疾病,所有的医疗组都可以收。科主任发挥领导作用,普病必须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制定同质化、同标准的诊疗规范,科室每一组,每个人都要按照规范去执行。

  专病是目前市场紧缺,或科内目前进行研究的疾病,目前病人不多,但有广阔前景。普病是基础,专病是发展,是品牌。医院及科室会定期对专病进行考核,不合格组,取消专病资格,交予有能力的其他医疗组来实施。科室对专病领队的人也有考核及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带领人要退出,且医院会对专病进行支持。科主任做好对专病的质控,其诊疗规范、诊疗流程要达成科室共识。

  2017年12月1日,医院在骨伤科与肛肠科正式开展试点,肛肠科分为肛瘘专业组及肛痈专业组,骨科分为脊柱专业组、创伤专业组和关节专业组,各专业均制定自己的专病同质化标准。通过两个月的实施,病人收治有序,各专业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院其他科室已制订本科室普病与专病建设方案,分离专病82种,真正实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为患者就医提供便捷服务,为全面落实分级诊疗打下坚实基础。

  向服务要品牌

  医院牢固树立“主动服务、自觉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在此理念的带领下,切实推行便民惠民方案,实现“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门诊大厅安置院内导航机,辅助微信公众号“院内导航”进行实时跟踪导诊,从线上线下多方位保证患者对院内布局及相关科室的了解;实施24小时电话预约服务,在门诊落实“预约优先”机制;在病房和急诊区域增设了迷你自助机,实现微信和支付宝的预交金缴存;实施诊区分诊叫号系统,有效地保障了“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的落实,保护患者隐私。成立了962120随访中心,实现了出院患者一周内随访率100%;成立服务暗访小组,每天对全院各类服务进行暗访督查,重点查访服务形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定期通报整改,对违反服务规定的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想方设法提高患者就医便利,在病房分层增设办理出入院窗口,在各病区和门诊增设资助缴费系统。

  信息化建设秉持“永远畅通,不断升级”的工作理念,医院今年实施了手术包条码追溯系统,心电工作站系统,手麻系统,院感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病区无线网络系统,机房异地灾备系统,分诊叫号系统,医保监控系统,病案扫描系统,自助终端查询缴费系统等11个系统,目前正在积极上移动护理系统,极大地解放了医护人员,方便了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满意度”责任到科到人,提高了医德医风水平和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制定了《徐州市中医院关于出院病人满意度第三方调查的奖惩规定》,各科主任签署了责任书,严格履行行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落实“一岗双责”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即时限时办结制。医院在2018年出院病人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中总体满意度为95.84分,在全市32家二级以上医院中处于“特别满意”级别。坚持每月开展门诊、住院、出院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开展临床医护人员对机关、医技、药剂等相关科室满意度问卷调查,促进了服务效率的提升。为全体医务人员建立了医德考评电子档案,做好医德医风日常管理和行为记录,其中200名医务人员被评为优秀等次。

  在突出中医药特色方面,医院充分发挥中医医院的龙头作用,主动拓宽服务领域。充分依托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着力推进中医药特色化服务。开设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平台。中心设立了独立的服务区域, 并通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技术的辅导交流,延伸到社区及基层,逐步形成一个群众性中医养生预防网络,普及了未病先防的中医预防保健理念,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与此同时,该院还积极开展“健康讲座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举办“中医中药社区行”“中医健康大讲堂”系列讲座;积极搭建中医药宣传平台,拓宽了群众了解认识中医药知识的渠道,每年利用国医节、健康节、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等节日,为群众提供舌诊镜自检、体质辨识、中草药展示、针灸、真假中药鉴别、保健穴位按摩、各类保健茶品尝、科研成果展示、膏方品尝、健教宣传、有奖灯谜竞猜等活动。春季发放“防感香包”、端午发放“避秽香包”、重阳节发放“茱萸长寿香包”、春节发放“祈福香包”,在徐州市营造了“满城尽飘中药香”的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

  每年“三伏”,医院都会举办“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穴贴”,每年冬至举办“膏方节”等活动,并实施膏方分级提高养生保健针对性,医院组织名老中医对此前医院膏方进行认真分类、分析,将膏方分为三级,以滋补为主的院级膏方,以辅助治疗为主的科级膏方,以治病为主的个人膏剂。未来,医院计划将院级和科级膏方转化为制剂,批量生产,实现中医在治未病领域的全程介入。

  医院相继荣获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江苏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满意度第一名,江苏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满意度检查第一名的成绩;跻身香港艾力彼评选的“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百强榜,位列第58名,全国地级市中医医院竞争力第7名;心血管科(心病科)、肛肠科、内分泌科、针灸科、康复科等五个专科入选“2018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为全国地级市中医院入选最佳临床型专科最多的医院。

  2019年,医院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医改精神,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全成本核算、优质诊疗服务为抓手,加大学科建设、人才梯队、科研教学工作力度,实现医院综合管理、医疗内涵质量、临床技术水平、科研教学能力、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医院科学发展、平稳发展、快速发展。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