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房颤门诊正式挂牌开诊 周五7名心律失常专家坐诊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通讯员 于虹)心慌气短胸闷去徐医附院看房颤门诊,徐医附院房颤门诊正式挂牌开诊,填补淮海经济区无房颤专病门诊空白, 引导区域房颤规范化、个性化诊治。

  心内科教学查房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

  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专“看”心脏的双源CT

  有一种疾病,心房各部分快速而紊乱地颤动,每分钟的“颤动”可以达350至600次,心房丧失了有节律的收缩,不仅引起心慌不适等症状,甚至威胁生命健康,这种疾病就是房颤。

  7月15日至16日,徐医附院举办了《心房颤动规范化诊治研讨会》,来自我市及河南永城、安徽宿州及淮北等周边地区2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学习。

  为了让房颤患者得到规范化、个性化治疗,近日,徐医附院开设了房颤门诊,心内科主任王志荣教授表示,房颤的症状可以不明显,但其引发的中风很可怕,而且房颤引起的中风死亡率及致残率更高,因此,一旦得了房颤一定要有预防中风的意识。

  “专病还要专科来诊治,房颤有房颤的特点,其疾病本身及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其处理有很强的专业性,我们开设的房颤门诊,都是由我们的心律失常专家团队坐诊,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打造区域‘房颤中心’,希望可以使患者们的‘心跳’更稳健,并最大限度减少房颤中风发生的风险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王志荣教授说。

  中风以后才知道,原来房颤是“罪魁祸首”——不少脑卒中患者是由房颤引起的

  47岁的刘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房颤而突然“中风”,因为平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刘女士是在早晨晨练回家的过程中,突然晕倒被送到徐医附院,幸亏一起锻炼的朋友一起及时把她送到医院才得以抢救过来。

  医生在给刘女士做了心电图后表示:“你有阵发性房颤,也是因为房颤导致血栓阻塞脑血管而引发了中风。”刘女士很疑惑,因为平时她并没有明显的感觉,也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有房颤。

  王志荣教授指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发病率甚至高达10%-30%。房颤以不规则的心跳为主要特点。正常人的心跳在60—100次每分钟,而房颤时心房每分钟‘颤动’350—600次,心房内肌纤维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能力。”

  大部分房颤患者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实际上,它已对人体产生了一定的危害,“我接诊过的房颤患者,主要症状是心慌、气短、头晕、身体无力,进一步追究才找到病根,是心房颤动在作祟。”王志荣教授告诉记者,有些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是在中风后,才被诊断为房颤。 实际上,房颤一旦出现,或多或少地会损害心脏功能,房颤还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心房血栓脱落导致缺血性中风。

  对此,王志荣教授解释说:“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房中的血液因此瘀滞,从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动脉系统,如果进入脑部血管,阻断相应部位脑组织供血,就会造成中风。所以说房颤是因,中风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祸首。”

  “隐匿的健康杀手”——平常不明显,心慌、气短、胸闷是典型症状

  当形容一个人紧张兴奋时,人们常会使用“心跳加速、心跳如鼓”之类的词语。但在现实中,如果一个人突然出现心跳加速,节律紊乱,并伴有胸闷等不适感受时,那可就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发生了房颤。

  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往往是房颤患者最先发现的异常情况,体力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就气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在常人看来上楼梯是个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房颤患者做起来往往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王志荣教授介绍:“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近70%的患者年龄为65—85岁。此前,男性被认为是发病的高危因素,但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长,75岁以上房颤患者中6成为女性,所以,房颤同样危害女性人群。近年来房颤患病率呈增长趋势,预计来5年房颤患病率将增加1倍。”

  说到房颤的危害,徐医附院心内科张超群主任医师介绍说:“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高,我国现有房颤患者近千万;房颤不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增加脑卒中和死亡风险;还会使心衰风险增加,房颤一旦发生,心房辅助泵的作用丧失,心功能至少降低10%—11%,而心室率的绝对不规整也使左室功能下降9%;由于发病急,危险也更大;此外,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生概率还会不断增加,欧洲流行病学研究提示40岁及以上人群中,将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预计我国患病人数会有明显上升趋势。”

  专病专治——引导区域房颤规范化、个性化诊治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心衰,进而引起致残率和病死率升高。脑卒中和心衰往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病痛和经济负担。

  “但是,临床上因房颤的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往往会忽视早期治疗,而早期及时治疗和干预,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张超群主任医师指出。

  对于房颤病人,规范化、个体化的评估、治疗很重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房颤的病人,徐医附院心内科心律失常专家会先进行评估,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具体情况、合并疾病,需不需要预防卒中,选择哪种方法进行治疗更有效等等。

  目前对于房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等,这些方法徐医附院心内科均能常规开展。

  对于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治疗是目前根治房颤最有效的手段,也被广泛认可。据了解,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可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虽然卒中是房颤最重要的并发症,而多项研究均证实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房颤患者预后,但是患者往往对血栓栓塞并发症危害认识不足,过度担心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导致我国多数房颤患者并未规范应用抗凝药物。”张主任介绍,实际上,只要遵循相关指南原则,加强监测,有中高危血栓栓塞风险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获益远远大于其相关风险。对此,徐医附院心内科开展了对房颤患者的规范化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受到患者们的一致认可。

  对于出血风险比较高,不适合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是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左心耳是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最主要的部位,该方法通过介入手段植入封堵器封闭左心耳,术后不需抗凝治疗,可减少卒中风险90%以上。

  设立房颤门诊——专家团队坐诊,为房颤患者提高优质医疗服务

  徐医附院心内科房颤门诊时间为每周五全天,由7名心律失常专家坐诊。

  专病还需要专科治,除了精湛的技术,也需要一流的专家团队。据了解,徐医附院心内科是淮海经济区率先建立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专业实力雄厚,于上世纪70年代在本地区率先开展起搏器植入手术,90年代初起开始开展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近年来,在王志荣教授的带领下,在常规开展心房颤动、各种类型心动过速、早搏的射频消融,各种类型起搏器植入手术基础上,先后成功开展零射线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His束起搏、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等新技术。

  此外,徐医附院心内科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绿色电生理,已实现了全三维手术模式,打造了徐州的绿色电生理平台。

  多年来,徐医附院心内科始终将目标定位于与世界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同步发展。作为淮海经济区较早建科的心血管病专科,徐医附院心内科目前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内科学)、江苏省首批重点临床专科、徐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徐州医学院重点学科、心血管病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徐医附院重点学科。徐医附院的心血管疾病介入工作量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是2009年江苏省首批获得全部心血管介入项目(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准入的医院,是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