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出台 加强基层医院建设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随着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期待有了更多要求。与此同时,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医疗服务需求也势必急剧增加。未来几年,我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有哪些变化?主要的规划亮点都是啥……在最新出台的,《徐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中,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规划》目标:调整优化,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2015年底,我市拥有三级医院16所,二级医院33所,辐射人口达12亿,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地位逐步凸显。但要留意到,当前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医疗卫生资原配置不合理、布局结构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优质医疗资源尤其缺乏;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尚未根本解决。

  为此,最新出台的《徐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以“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能力”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全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辐射周边地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整合资源、多元办医,促进总量适度增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服务能力,以求实现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乡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完整、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

  《规划》亮点一:按需设置一、二、三级医院

  “十三五”期间,全市三级医院规划设置增加4-6所。三级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原则上不再扩大,以加强内涵建设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为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三级至院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加强区域内远程会诊中心、院内多学科会诊中心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市二级医院规划设置增加20-30所,其中综合医院不超过20%。

  各县(市)及铜山区政府重点办好1所县级综合医院和1所县级中医院;贾汪区政府重点办好区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核心作用和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坚作用;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开展乡镇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

  根据居民健康需要,加强薄弱二级专科医疗机构建设。加强肿瘤、康复、传染病、精神心理疾病、口腔疾病、慢性病、妇女和儿童医疗服务等专科医院力量,形成基本覆盖居民所有主要健康问题的专科体系。各县(市)及锏山区、贾汪区区域内可以各设1所二级口腔医院、儿童医院,或通过加强二级医院口腔科、儿科建设来满足当地居民口腔、儿科医疗需求。加强沛县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达到全市各县(市)、铜山区均设有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目标。加强传染病医院建设,丰县、沛县、睢宁县、新沂市可各新建1所二级传染病医院,也可以通过加强二级医院传染科建设来满足当地居民传染病医疗需求。有条件的县(市)建设1所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地区通过加强二级医院妇产科及妇幼保健站(院)建设来满足当地居民妇产科医疗服务。

  “十三五”期间,全市一级医院规划设置增加20-30所。2020年前,原则上政府不再新设一级医院。

  《规划》亮点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到2020年,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综合考虑城镇化、地里位置、人口聚集程度等因素,可以选择1/3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建成中心乡镇卫生院。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可以建设成为县办医院分院。至中心乡镇规划建设27个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质、坚持与城市社区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体化管理。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市政府统一规划设置,县级市城区和县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设置。到2020年,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合理确定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配置数量和布局,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情况以及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或按3000—5000人口设置1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按服务人口3000-5000人/个进行设置。鼓励乡镇卫生院领办、乡村联办等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政府给予合理补助。

  《规划》亮点三:推进人才和重点专科建设

  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13250名,执业(助理)医师2.33名、注册护士246名。为适应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需要,我市将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以卫生计生人员需求为导向,切实加强医教协同工作,注重医疗、公共卫主、中医药以及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加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五建设,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建立完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7人以上,注册护士数达到3 14人以上,医护比逐步达到]:1.25,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全市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5人,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

  大力推进“科教兴卫”工程和江苏卫生高层次人才“六个一”工程,将市级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列入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打造淮海经济区医疗卫生人才高地。至“十三五”末,引进5名左右市特聘医学专家、培养5名左右市卫生杰出人才、引进或培育10个市级“卫生创新团队”、培养20名以上市卫生领军人才和30名以上市卫生青年后备人才。

  另外,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核心,以我市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各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积极支持城市大医院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能力建设投入力度,支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特色专科建设。

  通过实施“科教强卫工程”,力争建成国家级重点学(专)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0个,建设市级医学优势学科10个、市级专病(科)诊疗中心10个、市级医学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护理)140个。

  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协调发展,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率。社会力量可以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也可以采用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与公立医院合作。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办医院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类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站)以及口腔疾病、老年病和慢性病等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加快实现与医疗保障部门、公立医院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工作的机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并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开通预约诊疗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医疗服务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合理布局老年病医院(病区)、老年护理院、康复医疗机构等,加快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居民家庭。推动开展远程服务和移动医疗,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推进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

  促进中医药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以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做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和其他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设置,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攻关,提高重大疑难病、急危重症临床疗效。统筹厍好中西医两方面资源,提升基层西医和中医两种综合服务能力。

  到2020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95%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鼓励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

  打造“互联网+”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常住人口并动态更新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能有效支撑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群众健康信息需求,各类人口健康信息通过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协同应用;信息标准、安全、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整合各类资源,整合市、县级医疗机构资源,以互联互通、务实应用为目标,大力推进“智慧健康徐州”建设,着力推进面向“互联网+”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形成规范、便捷、共享、互信的健康服务流程,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形式的健康信息服务需求。对接基层分级诊疗系统,建立跨区域双向转诊服务应用,促进有序就医,推进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务。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医疗等新兴技术在健康服务中的使用,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康复治疗、健康咨询与评估、疾病筛查、跟踪随访等,强化健康管理服务。

  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辖区居民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纽带,围绕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将健康管理延伸覆盖到每个家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栏案、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三个一”工程。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