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为慢病防控开处方

  全程导医网 健康焦点: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7个全民健身日。无论是酷跑族亦或广场舞大妈,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运动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就在一周前,7月31日,北京赢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举办权,这无疑为全民健身再次注入一针强心剂。目前,我国慢病正呈现井喷态势,如何将全民健身融入慢病防控?其中又面临哪些困难和瓶颈?

  健身人群“两头热”

  8月8日,正值立秋,一夜雨后,北京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久违的泥土芬芳。不到8时,记者在北京朝阳区某社区看到,面积不大的空地上已聚集二三十个身着丝纱、手舞扇面的大妈。她们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跳得不亦乐乎,而一旁的公共健身器械上也有很多老人在下腰抻腿。

  随着日头渐高,年轻人也“动”了起来,他们的“战场”是健身房。记者在位于北京欢乐谷附近的一家健身俱乐部看到,10时后,陆续有年轻人开始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平时也这样。”这家健身俱乐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俱乐部2006年开业,“这几年人越来越多,基本都是住在附近的年轻人。”

  唯独中年人缺席了这场全民健身热潮。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健身,这些原因使得中年群体成为健身潮中的“少数派”。而慢病,正虎视眈眈逼近这一群体。

  “中年人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检出率已经与老年人不相上下,而中年男性的吸烟率远高于老人,加之很少运动锻炼,脑卒中风险大多集中在他们身上。”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说,以卒中为例,患者中40岁~55岁者占近50%,而这一年龄段人群在卒中高危人群中所占比例也超过60%。

  在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所长田野看来,虽然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正在带动更多人加入健身队伍,但由于底子太薄,相比欧美国家,我国全民健身的比例仍然很低。“虽然中国体育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的比例从1996年的31.4%增长到2008年的37.1%,再到2013年的47%,但如果不算在校学生,这个比例连10%都达不到,而日本、芬兰等国的体育人口已达到70%。”

  运动处方使用率几乎为零

  家住北京西城月坛社区的李大爷去年查出患有糖尿病,本想通过长跑锻炼身体,但坚持3个月后,他复查时却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指标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

  “这是没有运动处方科学指导的缘故。”广州体育大学运动与健康系研究员张连挺说,“管住嘴,迈开腿,对慢病人群无疑有着重要作用。但如果没有运动处方而盲目健身,可能会适得其反。”张连挺介绍,运动处方是医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强度和时间,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但在现实中,运动处方却被忽视了。对此,张连挺有些无奈:“我国运动处方的使用率几乎为零。”他表示,国家规定只有运动管理师可以开具运动处方,但他们对临床医学,尤其是对慢病治疗了解不深,而临床医生虽然了解疾病,但对如何科学运动以防控慢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目前,医院内与运动指导有关的只有康复科,但这些科室绝大部分服务于术后患者。“如何将医师和运动管理师两者有机衔接起来,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张连挺说。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够原地跳绳

  公园广场拥挤不堪、游泳池就像“下饺子”……即便有了运动处方,我国全民健身仍面临“无处抓药”的窘境。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这相当于一个标准篮球场要站近300人,连原地跳绳都不够。”田野说。

  田野表示,现在很多地方热衷于兴建“两馆一场”(一座主体育场、一座主体育馆及一座游泳馆)等大型体育场馆,但气派的场馆却难以为全民健身服务。“大型场馆的主要用途还是专业训练和举办赛事,场馆内部的看台占据不少空间,并不适用于全民健身。”田野说。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委员裴立新表示,除加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监管外,全国的体育场馆66%是在学校,但开放率不足1/3。“教育系统所管理的体育场馆达到66.05万个,面积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面积的53.01%。盘活这一‘存量’应成为突破口。”

  裴立新介绍,2010年,英国体育部门推出了一项旨在向公众提供体育设施的项目,这项名为“场地、人、玩耍”的项目共提供9000万英镑的资金,而加入该项目的学校需要将校区内至少3/4的体育馆和1/3的游泳馆向公众开放。“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