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徐医附院协助承办的2015年中国•国际第13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圆满闭幕;论坛提出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医学救援的信息化、立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
6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社、 国际SOS救援中心共同主办;国务院应急专家组、国家卫计委应急办、医政医管局、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安监总局联合指导,由徐州医学院承办、徐医附院支持的“2015年中国•国际第13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在我市召开。论坛提出,实现中国医学救援的信息化、立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将作为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
来自世界医学救援、灾害急救领域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论坛。论坛除了对12年来全球及我国医学救援实践、理论进行总结提升外,还就加强我国空中医学救援、完善立体化救援体系、建立国际医学救援危机处理机构和长效机制等进行深入研讨。
国内外权威专家领衔,同步举办分论坛
据本届论坛秘书长、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徐州医学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主任、徐医附院急救中心主任许铁教授介绍,自2003年“非典”后创立的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连续成功地举办了12届,成为享誉国内外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救援论坛。十二年为一纪,在经历了一个完整年轮的风风雨雨后,论坛与《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及我国的医学救援事业同行,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在徐州举办,还是第一次。论坛期间,来自全国医学救援领域1000余名代表和世界灾害急救医学协会、国际SOS医疗救援部、美国心脏协会(AHA)、加州大学欧文医学院、芬兰卫生部、挪威Laerdal公司、日本、荷兰、以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集聚一堂。
大会增补徐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吴永平教授等专家为协会副会长。吴永平副会长主持了开幕式,国务院应急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国家卫计委应急办、医政医管局、国际合作司、医管中心的相关领导、世界灾害急救医学会主席Paul Farrell、美国心脏协会AHA首席科学家Petter L. Fromm等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论坛,既对12年来全球及我国医学救援实践、理论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提升;同时由世界灾害急救医学会主席Paul Farrell、国务院应急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等国际著名权威专家分别就国际灾害医学救援大趋势、我国应急管理的最新进展、《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演变、国际航空救援标准、西非安博拉救治、尼泊尔地震中国国际救援等行业重大问题作了权威报告。在关注医学救援、现场救援实践和理论提升的同时,重点探讨医学救援的全球化、立体化建设以及灾后救援的评估和科研体系工作。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论坛主席李宗浩教授作了题为《与世俱进、与时同步的医学救援》的演讲,全面回顾、总结了灾害医学救援学科与工作的发展历程。在主论坛国内外重大题材报告后,协会下属急诊、护理、儿童意外伤害、空中急救、水系、石油石化、矿山灾害等分会结合着各自的行业和专业特点,由国内外权威专家领衔,同步举办分论坛,构成一个完整的救援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同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空中急救分会等八个分支机构正式成立。
徐医附院应急救援能力强,急救中心享有盛誉
据了解,“2015年中国•国际第13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在徐州举办,尚属首次。作为此次论坛的支持方,徐医附院在会上受到广泛瞩目。6月28日上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正式成立,全军急救专业委员会主委、创伤专家黎檀实在大会上表示,徐医附院在急诊医学及救援医学方面取得了不凡业绩,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徐州医学院引领急救与医学救援领域发展方向。
在随后进行的学术会议上,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徐州医学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主任、徐医附院急救中心主任许铁做了题为《关于急诊科发展的思考》的学术演讲,探讨现代救援医学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徐医附院凭借什么实力承办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徐医附院的应急救援能力究竟强在哪些方面?
会后,许铁主任接受了专访,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关于徐医附院急救中心的人和事。许主任介绍说,徐医附院于1984年设急诊室,1991年设置独立的急诊科,1995年开始逐年安排新进人员4名医师定编制、定岗位到急诊科,2000年更名为急救中心,设置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及急诊ICU三个二级亚专科,规范抢救、诊治各类急危重症病人,参与和组织多起大规模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治任务。目前,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集院内抢救、急救手术、危重病监护等于一体的急危重症抢救、急性中毒和急性创伤抢救治疗中心。在急救中心许铁主任正确领导下,急诊外科经过10余年的发展壮大,目前急诊外科和急诊ICU的规模在徐州市、在江苏省、长三角地区都是首屈一指,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具有应对和抢救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腾空50—200张应急床位、迅速组建急救队伍投入有效运行。2011年起,年急诊量超过10万人次、重危抢救1万多人次,抢救成功率95%。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急诊医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代表江苏省卫生厅参与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遴选;2012年成为江苏省省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打铁必须自身硬,千锤百炼才成钢。”许铁主任说,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素质,那就是高超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强的急救意识,能快速判断病情、正确地处理各类急危重症。近年来,本地区重大事件中都留下徐医附院急救中心团队忙碌的身影,无论是非典肆虐时期,还是后来的禽流感来袭,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都是冲锋在前:2008年临时组建爱心病房,成功收治汶川地震外转伤员,使他们痊愈返川,至今,那些病人和家属都与当时的工作人员保持着联系;海天假日酒店店庆活动氢气爆炸,及时救治了大部分爆炸伤和烧灼伤病人;2011年贾汪重大交通事故中,急诊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出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伤亡人数;同年丰县校车事故中,接诊了多名受伤学生,最后经多学科联合诊疗,2周后都全部返回课堂;2012年新沂光气中毒伤病员中,曾经被某些专家判为预后极差的几例重危中毒患者,经过急救中心精心救治,没有一例死亡,以没有任何后遗症的结果返回工作岗位。另有多起亚酸盐中毒的抢救及其他群体性伤害的救治任务,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取得以上诸多荣誉和成就,实至名归,凭借专业化的医疗队伍,精湛的医疗技术,徐医附院急救中心享誉淮海经济区。采访中,许铁主任表示,“这意味着徐医附院急救中心的学科建设,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许主任还说,今后的5年,医学救援事业向信息化、立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迈进,作为工作在急诊医学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要与世俱进、与时同步,扎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专家介绍:
Tohu •Willams
国际SOS救援中心中国区董事(英国) 教授:
大概10年-13年,每年有国际SOS的资深医生,从全世界各地来参加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分享救援工作的标准,包括一些自然灾害之后的程序,和应对的一些措施,来跟大家分享海外的经验,因为国际SOS是全球救援机构。
闪淳昌
国务院应急专家组组长 教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抓好预防为主,提高我们应对灾难的能力继续深化一案三制建设,一案要制定修订预案,三制是要建立应急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我们要不断深化这项工作,提高我们应对灾难的反应能力。
李宗浩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国际现代救援医学论坛主席:
首先,我认为立体化、空中救援是我们发展的必然趋势,确切讲,空中救援主要指以直升机救援和固定翼飞机为载体的医学救援,十三五在这方面肯定会有所推进的,我们也想在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制定过程中,发挥我们协会和论坛的影响力,促进立体化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第二,我们医学救援人员、技术人员的技术标准化,我们现在特别强调标准化,国家、总理也强调这个问题。因此,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推动救援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这项工作仍然是未来几年协会的一个重点。
吴永平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副会长 徐州医学院党委书记:
基于全国麻醉领域的取得的卓越成就,徐州医学院成为全国最早成立急救与救援研究所和全国急救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急救医学救援起源最核心的技术,实际上是从麻醉出来的,对心脏的支持,呼吸的保障,因此在这个方面我们也理所应当为医学救援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黎檀实
全军急救专业委员会主委、创伤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任:
急诊是最能体现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平台,既是医院的窗口,又能体现综合救治能力。徐医附院急诊中心走在同行业前列,理念超前。麻醉学科是徐州医学院和徐医附院的强势学科,很有特色,为徐州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医教研做出突出的贡献,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和医学界享有盛誉。
急救就是跟时间赛跑。院前急救很重要,但仍有很多人处于被动救援状态,自救意识不强烈。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了条件。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