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禁烧秸秆边界“联防”机制 保证空气质量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每年五、六月份,是小麦等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秸秆焚烧多发的季节。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880万亩,年秸秆产生量约450万吨。因此,秸秆禁烧是保障人民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生态保护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市在积极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的同时,大力抓好秸秆禁烧,2013年以来尤其是去年夏季全市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信息共享——“禁烧联盟”实行边界联动

  市环保局污染防治专家向记者介绍:“由于我市地处四省交界,大气质量除受到本地污染源的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来自邻近省份安徽、河南、山东邻近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在秸秆禁烧方面,周边地区禁烧力度小,给我市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夏秋两季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周边地区。”

  如何下好“禁烧一盘棋”?从去年开始,为了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保证我市的空气质量,我市各县(市)区与相邻的外省市、县分别建立联动机制,签订边界秸秆禁烧联动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联动协作机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对禁烧动态和突发事件及时通报。联合制订预防大面积秸秆露天焚烧的联动应急预案,明确相互职责及分工,力争在各自辖区内不出现大面积秸秆焚烧现象。同时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加强联合执法检查。

  在秸秆禁烧期间,我市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还将加强协作,严密监控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变化,做好空气质量和不利空气扩散天气条件的预测预报工作,并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

  加强督查——将禁烧“挂钩”责任奖惩

  为了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力度,市委、市政府将秸秆禁烧工作列入对各县(市)区科学发展目标考核内容,同时专门制定并下发了《徐州市2014年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明确要求对各县(市)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严格考核。

  按照市政府要求,市县两级均在夏收之前制订了烟霾天气应急响应预案,同时均组建了应急分队,及时处理秸秆焚烧引发的突发事件。去年,市环保局组成6个应急分队,接获秸秆焚烧举报信息后,及时分赴火点发生地开展应急处置,同时对环保部通报的卫星遥感火点和省巡查组现场巡查发现的火点,进行现场核查和处置。

  与此同时,县、镇、村逐级实行了包保制度,落实包保责任,构筑严密的责任网络,将禁烧责任明确到人、到地块。各包保督查组吃住在秸秆禁烧第一线,严防严控秸秆焚烧火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

  各项措施的强力推行,有效地推进了我市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近几年以来最好的成绩,城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疏堵结合——引导群众主动秸秆利用

  出台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同时,给秸秆找到合适的出路也必不可少。唯有疏堵结合,两者并重,才能达到根治秸秆焚烧的目的。

  据了解,秸秆机械化还田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利用方式。仅2014年的夏季,我市就投入配备秸秆切碎装备的联合收割机8487台,大中型拖拉机与秸秆还田机1.5万余台套,玉米板茬直播机16000台、秸秆粉碎机5000台,完成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85.53万亩,超过省下达的目标任务78.26万亩,全市夏季秸秆还田率达67.50%。环保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我市全年完成麦、稻、玉米秸秆还田面积637.26万亩,较省下达我市的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46.51万亩,超出290.75万亩,完成率达183.9%。

  同时,我市还积极鼓励和引导其他各种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如鼓励双孢菇产业的发展,促进秸秆基料化利用,2014年新增双孢菇栽培面积20万平方米;调整养殖业结构,推广秸秆氨化、青贮、微贮、揉搓丝化、膨化、压块和发酵等技术,促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扶持秸秆固化企业发展,促进秸秆能源化利用,新增秸秆固化成型企业7家,累计达85家;鼓励和支持秸秆板材、秸秆编制等企业的发展,促进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全市全年秸秆可收集。

      全程导医网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