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区域医疗协同论坛徐州医学院附属专场在徐州隆重举行

             借力区域协同与智慧医疗  促进地级城市医院大发展
    --2014区域医疗协同论坛徐州医学院附属专场”隆重举行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新闻:由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主办、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策划的“2014区域医疗协同论坛徐州医学院附属专场”于2014年12月14日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隆重举行。共有400位嘉宾出席的本专场会议,参会者多为淮海经济区的医院管理者。会议由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人颢主持,随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徐开林、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兴琳以及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综合评价处处长刘勇先后发布热情洋溢的讲话。徐开林院长指出,国内有很多的医院排名,艾力彼的医院竞争力排名是目前国内最独立最有公信力的排名,排名的数据指标客观、公正。王兴琳主指出,“数据说话、时间说话”是艾力彼排名的宗旨,这是艾力彼排名与国内其它排名的主要区别,也以此奠定艾力彼排名良好的口碑。

  本次专场会议借力院长、医管专家、高端学者与IT精英间的跨界交流,共同分享地级城市医院发展的核心问题、交流经验、脑力激荡,让区域医疗协同与智慧医疗为地级城市医院的发展,注入新思维和新方法。在互联网医疗成为热点的背景下,上述院长专家济济一堂,大家一把脉医改的潮流和方向,探寻中国医院的发展大计。

  徐开林:徐医做大做强做优 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优质标杆

  作为本届会议的主办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是淮海经济区域内的龙头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等多功能任务于一体的大型省属三级综合性医院,该院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求实、救死扶伤、团结奉献”的精神,致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徐州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区享有盛誉,医院连续几年高踞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官网发布“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的前十位置,2013年更名列第七。作为医院的带头人,徐开林院长作了《质量立院 科教兴院 人才强院 技术名院 做大做强做优区域医疗中心》的演讲,在总结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成功经验时,他指出,徐医抓住“三个需求(国家卫生大计的需求、区域卫生发展的需求和区域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强化“四项举措(质量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技术名院)”、深化“三项探索(强化区域医疗中心的自身建设、省市共建为区域医疗中心提供保障、组建医联体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区域医疗中心诊疗水平)”,由此确立、巩固和促进了徐医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品质和持续发展的道路。徐医的成功实践,是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品牌建设和软实力提高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经典范例,徐开林院长的总结,受到与会的院长、专家们的良好反响,认为徐医的成功实践,为区域医疗中心的软实力建设树立了优质的标杆。

  陈肖鸣:以“智慧医疗”航母开启医疗新体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许多医院的前列,陈肖鸣院长在演讲中总结温医的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时,指出温医的信息化成功首先在于确立一个新理念: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文化根植在每个人心中。他指出,在温医,信息化建设是与医疗、教学、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陈肖鸣院长这样总结他的医院信息化理念:信息化条件下的流程再造,让智慧医疗惠及民众,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在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的理念后,下一步就是以信息化来带动医院的流程再造。通过对信息进行整合,统一构架,资源整合,最终实现把患者的全部就医流程和诊疗过程进行统一:整合社会力量,以移动、电信运营商作为载体,患者在医院的所有就诊环节都会收到医院发来的短信,通知就诊流程、明确就诊环节。比如患者挂号后会收到医院发来的挂号成功内容的短信,医生开出检查之后会收到去几号窗口的指示短信,需要缴费的话还会收到缴费提示短信。温医一院也同时考虑到了使用手机不便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医院在每个医生的诊室全部配了一个小型打印机,在手机上能够收到的那些信息都可打印成一个纸条发给患者。温医一院还有效地利用了银行的力量。温州市内的六大银行都在温医一院摆放了多功能自助服务机,由银行自行管理,患者可以在机器上实现预约、预存、办卡、缴费等众多功能的操作。这些通过信息化串联和管理起来的流程摒弃了原有或是人工操作,或是来回繁复的环节,重塑了医院的管理理念,改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让患者得到主动服务的同时,精细了医院的管理。

  陈肖鸣院长最后表示温医的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打造真正的‘智慧医疗航母’,全面实现医院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并通过这一创新性的合作打造中国二级医院以上的智慧医疗的解决方案,在温医一院通过实践并进行充分研究后将成果推向全国。”

        陈勇:朝阳医联体初步取得成功 

        医联体的实践和探索是本专场会议的一个讨论热点。北京朝阳医院院长陈勇结合自己所在医院主导的朝阳医联体的实践,作了题为《从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构建实践探讨医联体构建模式》的演讲,他详细分析在朝阳在医联体实践下的种种举措。他以一个特别的数据指朝阳医联体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从大医院下转到基层社区的患者人数超过了基层上转到大医院的患者人数(下转住院患者1012人,上转住院患者95人),这在别的医联体实践中是很罕见的。他指出,当然在朝阳医联体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问题:联盟组织机构松散难以形成真正的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制约;联盟内缺乏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共享平台。这些,都有待于在往后的实践中进行总结和加以完善,以推动医联体继续更好前行。

        葛建一:独特服务理念打造苏大附一软实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院长葛建一则就区域医疗中心的软实力、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提供了精彩的见解,他分享了苏大附一新医改政策新背景下地级城市医院的发展策略,他说苏大附一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的综合性医院,争创国家优质医院,为此,而形成独特的服务理念:基础与临床并重,细分与综合并举,技术与能力并蓄,信息与沟通并行。他将苏大附一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幽默地形容为:一喊就到,两袖清风,三位一体,四海为家。这积淀成了苏大附一的医院文化的内容。通过持续改进,多重激励和方向控制,苏大附一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信息化、品牌化的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聚焦的发展道路。
对于艾力彼的排名体系,葛建一院长认为其意义不在于医院排到怎样的位置,重要的是排名指标对医院发展的价值。

        王兴琳:地级城市医院发展要差异定位 错位发展 借力区域协同 

        本届专场分上午和下午进行,涉及的议题多多。在下午的论坛上,本次专场的策划方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兴琳作了题为《基于排名研究,看地级城市医院如何突围》的演讲,在演讲中,她结合艾力彼做地级城市医院排名几年下来的数据,分析地级城市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突围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她指出,通过排名可以看出,地级城市医院的整体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地级城市医院处于上有技术和资源雄厚的省级医院和下有新医改下国家大力扶持的县级医院之间,可谓夹心层,而同城中又有多家同级医院相互竞争。在区域协同中,许多县级医院直接与省部级大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使地级城市医院面临泡沫化、边缘化和空虚化的风险,大多显现出夹心层的无奈。其次,地级城市医院面临的挑战差别较大。从竞争力排名的研究来看,主要呈现“东强西弱,一城多院”的竞争态势。与县级医院一家独大不同的是,地级城市内同级医院多,相互间差异不大,同城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打造医院的差异化品牌,才是考验院长品牌战略和运营管理的大挑战。

        对于地级城市医院发展的突围之路,王兴琳主任认为,就地级城市医院整体而言,首先需要进行差异定位,寻求错位发展;其次,需要借力区域协同,发挥双塔功能。地级城市医院可以依托地域优势和政策优势,主动服务,协作效率,利用省医院区域协同中的被动局面,抓住两大协同体系:地级城市医院-县级-乡镇卫生院与地级城市医院-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区域信息协同,走出医疗小圈子,实现合力突围。

        丁罡:患者APP开创医疗新模式

        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副院长丁罡分享了该院以患者APP的开发带动开创医疗就诊新模式的经验。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达300余万例,其中75-90%的晚期癌症病人伴有剧烈的疼痛征状。持由于医患沟通不畅、治疗不规范、镇痛知识缺乏等原因,许多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上海市崇明新华癌痛转化研究所与中国神经科学会一道,合作展开针对癌痛患者进行社会救助的服务项目。项目除了进行义诊体检、送医上门、跟踪随访等传统医疗服务形式,还专门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智能疼痛医生。丁罡说,这款APP利用国际通用的卡氏评分表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估病人生存质量,采用国际公认的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状态,将患者疼痛相关指标实时上传至服务器,便于主诊医师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时更新医嘱。

        “相比其他市场上的慢性疾病管理系统,这款APP有两个特点,一是国内第一例,二是不对医院外患者开放,完全是一个闭环服务,实现患者的全程管理。”丁罡说。他总结道,疼痛智能管理系统能对癌痛患者疼痛可进行随访、评估、用药、监测等全程实时管理;疼痛智能管理系统对提高癌痛患者晚期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展望未来,他认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1)开发诸如语音、视频等新技术,营造更便捷的沟通方式;2)扩大肿瘤患者服务内容,如抑郁、焦虑、疲劳等;3)为药物临床试验提供参考评价工具;4)收集、分析和整体大数据,为癌痛的流调提供依据。

        “在上海地区构建集预防、诊断、治疗、护理、随访和康复为一体的区域性肿瘤防治体系,提高区域肿瘤防治水平,实现上海居民的健康梦。”丁罡最后这样总结以移动医疗为模式的新型肿瘤防治体系的使命和任务。

        吴生平:打造移动互联网医院,让医疗服务行云流水

        金蝶集团商业价值研究院副院长、金蝶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吴生平作了题为《移动互联网医院 让医疗服务行云流水》的演讲。他提出了医疗“全面移动化”的设想,指出,金蝶医疗借助金蝶集团领先的企业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探索并推出了全面移动化医院解决方案。全面移动化医院就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打通院内与院外,实现患者的移动化、医护人员的移动化、业务管理的移动化以及院长决策的移动化。其中,患者的移动化,就是让患者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享受智能导医、预约挂号、检验与检查报告获取、费用支付、费用明细查看、就医满意度反馈等服务,缩短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增强患者获取服务的便利性,促进信息透明,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医患关系。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