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近年来,徐州市中医院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淮海经济区区域医疗中心的要求,立足改革创新,坚持稳中求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化学科结构,着力抓好内涵质量建设,全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打造中医药特色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显著的人民满意医院的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医院连续两年荣膺“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服务质量满意文明单位、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江苏省基本现代化中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单位、徐州市首届人民满意医院、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一、增强服务功能 把重点专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占地面积24301M2,建筑面积46000 M2。门诊设28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80个专科专病门诊,住院部设22个病区,实开1200张病床,年出院病人逾2.5万人次,年门诊量逾155万人次。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医疗设备的装备水平已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医院目前拥有螺旋CT、核磁共振、数字血管造影机、DR、数字化胃肠X线诊断系统、彩色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压氧舱等300余件套大型先进医疗设备,为现代医疗诊断提供了重要硬件保障。

  专科建设是医院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复合系统,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做大做强的基础,医疗技术建设则是专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过硬的专科医疗技术,才能塑造医院的技术品牌,形成独有特色。

  医院目前已有皮肤科、心血管科、肛肠科、急诊科、推拿科等13个病种如银屑病、带状疱疹、湿疹、黄褐斑;心悸、不稳定性心绞痛;混合痔;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等分别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临床路径的制定和管理试点工作,其中,皮肤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为扁平疣协作组组长单位,负责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组员单位,并开展该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诊疗工作。

  近年来,医院始终紧跟医学前沿,通过学科规划和资源整合,积极引进和开展先进诊疗技术,三级甲等中医院常规医疗项目已全面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心脏导管消融技术、起搏器介入诊疗技术、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技术、脑脊液置换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含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腹膜透析等技术)、四级妇科内镜手术、骨关节置换技术、泌尿外科腹腔镜治疗技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全身麻醉技术、神经阻滞治疗技术等22项技术已获得江苏省医疗准入技术。

  目前,医院32个科室获得国家、省、市重点专科或建设(培育)项目,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培育单位5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培养单位10个;市级重点专(学)科、建设单位17个。心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徐州市卫生系统第一个国家级重点专科;皮肤科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专科;针灸科、皮肤科、护理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肛肠科为省级重点专科,中医外科、风湿科为省级重点专科,重点专科的集群化发展,创出了专科品牌享誉淮海经济区,医院每年区域外门诊就诊病人都在60万人次以上,住院病人在5000人次。

  二、点燃科教激情 不断提高医院科研教学的综合实力

  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明确了医疗是主体,教学、科研是两翼的认知,提出了“主体推进,两翼齐飞”的工作思路,目前拥有师承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兼聘教授23人,副教授15人,讲师6人,承担了大学七年制研究生班的临床轮训带教、研究生定向实习工作以及中西医结合床边教学班的教学任务。今年又投资改扩建了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014年医院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在科研方面,医院通过拓宽渠道,上挂下联,搭建平台,积极为医院科技工作者创造有利条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勤练内功、厚积薄发的医技队伍。近三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200项;自主申报并获得立项的课题62项,参与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国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研究共9项,通过结题验收及鉴定25项,5项分别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淮海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

  三、创新管理机制 有效提升医院运营管控能力

  在科室管理中追求环节上有亮点、细节上做到位。为此,医院在机制体制上破题。以制度建设和医疗安全为导向,转变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医院的运营管控能力。一是实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把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强化科室管理责任,规范科室管理内容,让一线科室主动思考和加强科室建设;二是医院严格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重点落实核心制度。加强安全医疗制定了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开展了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三是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建立了职能科室“双向考核”机制,开展服务百姓“零障碍”活动;四是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住院难”问题。

  医院认真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青苗工程和名老中医的师承的工作。现有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各一人,成为医院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医院人才辈出,拥有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省级优秀临床人才2人,省、市级名中医15人,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省333工程重点人才2人,拔尖人才2人,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省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医学博士10人、硕士83人。

  四、彰显公益形象 提高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院的辐射力

  作为公立三级甲等中医院,体现社会公益性是历史赋予医院的神圣使命,更是医院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医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中提升医院辐射力和影响力。

  一是搭建市县中医联动发展网络。 建立院长例会制度,2009年由市中医院发起的徐州地区中医医院院长例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目前已经召开了20次会议,市卫生局分管局长、中医处长和各中医院院长定期参会,每次例会都有一个主题,例会使各家中医院做到了互通有无,认清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统一徐州地区中医发展思路,有益于医院的科学发展。近年来,在市中医院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市六所县(市、区)中医院有一家被评为国家三级中医医院,五家被评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

  二是以城带乡、内引外联倾情服务基层。在“推进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中,市中医院采取结对子的办法,先后与两个省级定点帮扶对象邳州市中医院、沛县华佗医院,一个市级定点帮扶对象睢宁县中医院以及县级帮扶对象铜山区汉王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从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使这几家医院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及全国同级医院的前列。

  三是协同创新,助推社区中医服务提档升级。协助市卫生局制定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规范化建设标准,领建了子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打造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又对市内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领建和帮扶,建立了协作机制和双向会诊转诊制度,制订了会诊转诊程序,使其中医药服务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用真情感动患者细节服务”活动,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放心。一是注重创新服务,构建网络医院。创新服务举措,推出了“网络医院”,此创新服务被评为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二是注重细节服务,满足病人需求。医院进一步完善医前、医中、医后服务模式。设立了糖尿病咨询门诊、特需门诊、晚间门诊,各检查科室推出了弹性工作制,缓解了患者就医高峰检查难的问题。三是编制了《医院服务指南》及最新服务流程,解决了各环节衔接不顺畅的问题;建立了高效的出入院管理流程和费用结算一站式服务流程,缩短了病人等候时间。四是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近年来,以推广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积极生活方式为己任,通过开展科普知识巡讲、中医药展示活动,把健康教育作为延伸医疗服务的载体,通过“健康知识进社区”、“专家进社区”、健康短信平台等形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同时推出香包、保健茶、醒酒茶、护肤膏、九种体质辨识折扇、防流感汤、中医药文化鼠标垫和扑克牌、梳子等多种载体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度和普及率,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公益品牌形象。

  走过关爱路,回首满径花。在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中,徐州市中医院将以更加坚定的发展改革勇气,科学规划医院发展蓝图;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实现医院发展新的跨越;以更加科学、人性化的管理,为全院干部职工创造更好的舒心的工作环境和创业干事平台;以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加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