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全程导医网 徐州构建15分钟医疗圈/社区卫生专题:为顺利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徐州市卫生局特制订了《徐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工时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案》。

  方案全文如下: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深化医改的部署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引入“有效工时”概念,建立健全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内容的机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新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考核方案、程序、指标和结果,主动接受监督。坚持科学、有效、简便的原则,科学制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规范考核工作程序。坚持属地管理、多方参与的原则,落实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责任,邀请改革相关方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坚持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协同推进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补偿机制改革,稳妥有序地深化综合改革。

  (三)总体目标。经过3-5年努力,建立健全以有效工时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简便、可操作的机构对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将以有效工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结果与科室奖励、绩效工资分配、争先评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激发社区卫生发展活力,推动社区卫生事业向纵深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工作实施步骤。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逐步推进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实施工作。2013年,在云龙区及鼓楼区琵琶、泉山区泉山2所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有效工时绩效考核试点工作。试点区(明确1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试点单位)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编制标准工时参照清单,加强试点单位实施情况督导,确保年底前实施到位。2014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制度实施覆盖面,实施有效工时绩效考核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达到60%以上。2015年,争取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对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实施工作进行总结,研究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政策措施。

  (二)坚持正确考核导向。突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将全科团队巡诊、上门随访、寻医问药等工作纳入考核,提高公益性强的工作在考核指标中的比例,考核结果不得与药品、医学检查等收入挂钩,促进诊疗、用药、检查“三合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六位一体”综合性服务功能,合理确定各项工作内容在绩效考核指标中所占的权重,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围绕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强化服务质量和工作效果考核,提高群众满意度。坚持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原则,将基本医疗(临床、护理)、公共卫生、医技、行政管理、工勤等不同性质、不同岗位工作,通过合理换算,统一转化为有效工时进行量化考核,增强考核的科学性。

  (三)完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年度目标管理法,对各岗位工作目标任务进行梳理、分解,科学制订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确保指标体系全面系统,被选择指标简单独立、界定清晰、可计量、可比较、可重复验证。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职责、工作纪律和社会效果三个方面。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主要考核各类人员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其中:工作数量考核要结合完成工作任务所花的时间进行;工作质量重点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江苏省社区门诊诊疗指南》等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和技术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医疗文书书写、医疗安全等。工作纪律主要考核规章制度执行、履行服务承诺、医德医风等情况。社会效果考核主要是考量群众和服务对象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情况。有效工时的测算要区分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综合考虑技术含量高低、风险程度大小、工作负荷强弱、管理责任轻重等因素,同时参考仪器设备配备水平、耗材使用情况、预期工作目标和绩效工资水平等因素,并按照略高于有效工时的原则确定标准工时。各实施单位根据标准工时制定的有效工时绩效考核方案,应广泛征询职工的意见,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及时研究问题,调整完善方案。

  (四)强化绩效考核效果。以有效工时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主要考核对象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类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实施,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统一考核程序,精简考核频次,规范考核工作,减轻被考核对象的负担。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情况公开制度,考核方案和日常考核结果在单位内部公开,年度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要合理运用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个人晋级、奖励、聘用、解聘的重要参考依据,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考核实施效果,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市)卫生局要加强对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实施的组织领导,科学制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稳妥有序地推进有效工时绩效考核的实施。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加快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加强职工思想教育,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改革的正能量。区、市卫生局于9月底前将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点单位名单以及三年的计划安排报市卫生局社妇处。

  (二)加强基础管理。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绩效考核组织,健全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岗位管理,合理确定工作任务,全面优化服务流程,规范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为有效工时绩效考核顺利实施夯实基础。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依托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社区机构人员工作数量统计、服务质量监管、满意度测评等功能,为有效工时绩效考核的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工作信息,提高考核工作效率。

  (四)加强监督检查。市、区(市)要切实加强对实施有效工时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规范考核程序,严格工作纪律,确保考核方案公开、结果公平。要坚持调动积极性和以人为本,注重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避免出现走过场或因考核程序繁琐挫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