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认识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组织领导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以院长王心力同志为组长的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下设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文化办),具体落实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各项事务工作。
二、加大投入 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声有色
徐州中医院每年用于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不低于3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编辑发行院报——《徐州健康》报,与各级各类媒体共办中医药文化传播栏目,统一医院标示系统,购买医院标志性构筑物——李时珍雕像,举办各种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如“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等,打造中医药文化产品,如香包、菊花茶、折扇、护手霜、传统疗法扑克牌等,开展各类中医药文化培训活动等。
医院与徐州园林局共建的、在原徐州苗圃基础上改建的市政重点工程、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徐州百草园(植物园)已开园迎客,百草园(植物园)按功能分为植物专类园区、树木园区、盆景园区、观赏温室科普教育区等,其中植物专类园以北方特色的蔷薇科植物为主,同时有木樨园、禾草园、柏类园、彩叶园、水生植物园、药用植物园等多个小园区,观赏温室科普教育区占地3456平方米。
三、强化培训 建立高效的中医药文化人才队伍
医院从多个角度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中医药文化人才队伍:搭建讲台,与徐州市总工会联合成立了职工健康教育俱乐部;创造舞台,从临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中选出了60名中医药文化人才,作为主要组成人员建立起了徐州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提供平台,遴选出了近40位专家入选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专家库;抓住机遇,选派内分泌科主任王智明、骨科主任刘诗荣和心血管科主任赵光参加第三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学习,提升个人中医药文化素养。
四、纵横联合 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工程
医院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积极作用,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精心组织中医药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成果、重大典型宣传,加强与中央及省、市媒体合作,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逐步扩大徐州中医药在全国的影响力。医院2011、2012年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百强榜,并且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地级城市中医医院竞争力前三甲。
医院与国家、省、市级各类媒体建立了广泛的、紧密的联系,打造了较为完善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能够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传播。医院定期给《中国中医药报》报送中医药文化建设典型事例,每年在该报上稿数十次;医院与《徐州日报》联合开办了“周五看中医”,每周五定期介绍中医药文化建设相关内容;与《都市晨报》联合开办了“就与故事”栏目,与《彭城晚报》联合开办了“微博医生”、“微门诊”、“微养生”栏目,与徐州电视台联合开办了“走近中医院”栏目,与徐州广播电台《路遥说健康》、《吴莉导医台》栏目开辟了专家现场连线,多种形式解答患者对中医药疑问,多角度地与读者听众交流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见解。与《都市晨报》联合举办的“我与中医”有奖征文活动,市民积极投稿,倾诉与中医的渊缘,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对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的敬佩,对中医这一神奇之术的无限崇尚。
医院创新服务模式,自办了“网络医院”,借助互联网为媒介,面向社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拓展服务,努力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医院网站,开设了医院个人网站、特色中医药、检验结果咨询、体检咨询、护理咨询、中草药咨询等特色栏目。在网站的栏目上,很多专家定期发布科普知识、定期回答患者咨询的问题,同时,专家们还将自己对特殊病例的治疗心得通过网上同国内外同道进行探讨,这对医生的工作是个有益的补充和促进。网络在线咨询,让群众的检验、影像、病理检查结果和中草药咨询实现了与专家零距离交流,医生个人网站,让群众得到了专业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对于一些复诊的外地患者,通过网上咨询,不用长途奔波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解答疑问。而初诊患者在就诊前通过网络查询,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就医信息。另外,即使没有患病,通过阅读这些科普知识,也能达到防“病”于未然的目的。
在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经验交流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专门对徐州中医院开设网络医院服务模式提出表扬。此项服务模式还被列为2011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受到光明日报专刊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中医药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反响。
五、多措并举 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
医院打造了多个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每年利用国医节、世界传统医药日、膏方节、健康节、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中医药文化“赶集”活动、市民看医院活动、网络医院等多种活动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发扬中医药特色疗法,让市民走近中医、认识中医、了解中医。
各类“中医药文化舞台”上的舌诊镜自检、体质辨识、中草药展示、针灸、保健穴位按摩、各类保健茶品尝、科研成果展示、膏方品尝、健教宣传、有奖灯谜竞猜等展区广受群众欢迎,体质辨识展区前,一直簇拥着很多市民。人们对于自己的体质类型非常关注,领到体质辨识表的急忙仔细填写、工作人员认真辨析分类;知道了自己的体质类型的又会关注如何注意日常保健;痰湿体质不可以吃肉吗?阳虚体质适合吃六味地黄丸吗?对于类似的提问,徐州中医院中医专家都会逐一耐心讲解。展区内还有“国人体质分类”展板及宣传资料提醒大家作息饮食保健知识等。
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每年面向乡村、社区、家庭、机关、部队、院校等开展了100场科普巡讲活动,巡讲团成员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制定相应的宣讲内容,中医传统疗法、中医特色疗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养生、冬病夏治、膏方调养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受欢迎度高的巡讲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了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的拥趸。
徐州中医院自办的院报——《徐州健康》报,自创办以来已连续向当地及周边地区市民免费赠送累计达2000余万份。其中“中医中药、名医论坛、保健养生、文化生活”等版面深受读者好评,许多读者竞相收藏。由该院编写的《健康在你手中----徐州市中医院专家谈常见疾病的防治》系列科普书已免费发放6万册。为了提高广大市民对冬令进补及膏方的认识水平,医院编印了《养生保健话膏方》科普书2万册及《九种体质的健康调护》宣传折页4万张,材料所到之处都极为抢手,市民很乐于接受中医的养生保健常识。
六、推陈出新 打造形态各异的中医药文化实物载体
医院中医药文化系列产品品种繁多。有各种类型的香包、二十四节气养生台历、中药传统疗法扑克牌、九种体质辨识折扇、冬病夏治凉扇、中药防裂护手霜、杞菊花茶、葛花醒酒茶、中医药文化鼠标垫等免费赠送社会各界。
香包有春节迎春祈福香包、清明避秽香包、春季防流感香包和重阳延年益寿香包,香包填充物主要由苍术、艾叶、藿香、防风、石菖蒲等十几味中药组成,具有祛瘟除秽、化浊解毒的作用,在疾病预防保健方面功效独特,每年向市民群众免费发放近十万只;在春季向广大出租车司机发放的防流感汤3000瓶,很好地限制了春季流感的蔓延;在冬季利用内病外治活动发放的2万支中药护肤膏,为市民带来了贴身的“温暖”,在夏季利用冬病夏治活动发放的2万把九种体质辨识折扇和冬病夏治折扇,为市民带去了随身的“清凉”;医院院内常年在门诊病房放置的四季保健茶,节日期间免费赠送的葛花醒酒茶,不及为患者解了燃眉之“渴”,还让他们亲身体味了中医药的独特之处;24节气扑克牌、中医传统疗法扑克牌等,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医药文化的滋养;形态各异的中医药知识鼠标垫,让人们在工作之中、休闲之余就能随时随地地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徐州中医院利用获得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这一契机,在省中医药局和市卫生局领导指导下,加大中医药文化建立力度,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工作管理能力、惠民服务能力、创作生产能力、传播能力和队伍建设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进而扩大了医院影响力,提升了医院的美誉度,医院五年内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服务质量满意文明单位、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单位、徐州市首届人民满意医院、徐州市文明单位、医院举办的“网络医院”获江苏省首届十大中医药新闻,徐州中医院院长王心力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孙菊光博士获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十佳文明职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