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捐献者,给捐献者以最高的礼遇

  全程导医网 徐州卫生频道: 11月22日下午4点10分,17岁的广东省英德市女孩吴华静被推送进手术室,陆续摘除机器,靠特殊的人工膜肺维持基本脏器功能,心跳停止。晚上9点30分,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与进行器官移植的医生环绕在女孩遗体前,低头为消逝的青春默哀。之后,华静的器官给了最需要的人。(11月25日《京华时报》)

  自愿捐献器官,有着超越文化观念、生命价值的意义,闪耀着纯洁人性的光辉。所以,17岁女孩吴华静的遗愿是美好而崇高的,本是不幸罹难的青春,带给唏嘘之余更多的感动,让不逝的青春以精神的形式存留在人间。与此同时,华静器官捐献因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的到来,更令人关注。黄洁夫与进行器官移植医生一起,在她的遗体前默哀,给予死者以礼崇,并亲自主刀,替她完成遗愿。此外,吴华静作为广东地区的器官捐献者,她的名字将会刻在广东省红十字会的器官移植者纪念碑上。在完成相关手续后,医院还将尽快组织一场追悼仪式。

  善待捐献者,给捐献者以最高的礼遇,无疑会让器官捐献的公益更具神圣感。今年3月,“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总结会”,公布启动两年的人体器官捐献试点“成果”:全国完成器官捐献207例,共捐献大器官546个,挽救540余名垂危的生命。这个结果与中国每年有约150万的病人需要器官移植的数字相比,用杯水车薪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造成我国器官捐献困局的因素很复杂,既有文化观念与伦理价值的影响,也有器官捐献社会信任的制约。相比较而言,文化与伦理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获取捐赠器官的社会信任则可以用环境来迅速确立。比如,给予每个捐献者同样的礼崇,既是对捐献者价值的肯定以及亲属最大的抚慰,同时也是对社会最大程度的正相激励。给予每个捐献者同样的尊重,一方面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礼仪程序、纪念方式,给予捐献者最高的尊重;另一方面要赋予捐献者亲属以足够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增强捐献器官的取得与使用的透明度,维护捐献者的权益。此外,接受器官捐献的慈善机构,也应关注捐献者家属的现实困难,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