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人才短缺 困难重重难享平等竞争

   公立医院是“大树”,民营医院还是“小草”,根本无法平等竞争。一些优惠政策的阳光只能照到“大树”,无法照到“小草”
  “政府给民营医院的好政策,就像一道玻璃门。看着都给你了,可是一伸手就碰壁。”一位民营医院院长这样说。
  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当时,很多民营医院院长欢欣鼓舞,认为这个“58号文”标志着“民营医院的春天来了”。
  然而,一年来,仅有少数省份出台了实施细则,而多数地方则将这一政策“悬在空中”。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院职业化管理研究室主任周生来说,国家之所以鼓励发展民营医院,就是希望通过外压,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形成“鲶鱼效应”。但是,目前优惠政策在各地还未真正落实,民营医院的发展还存在很多政策壁垒。只有打通自上而下的政策通道,才能让民营医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办“58号文”,“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要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有合理空间”。但是,在现实中,民营医院的准入门槛依然很高。
  江西中寰医院行政总监黄友忠说,公立医院是“大树”,民营医院还是“小草”,根本无法平等竞争。一些优惠政策的阳光只能照到“大树”,无法照到“小草”。例如,区域卫生规划就是一堵“无形的墙”。很多社会资本想办民营医院,却被卫生行政部门以“不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为由挡在门外,而公立医院进入却很容易。
  浙江温州康宁医院院长管伟立说,民营医院要想做大,必须走连锁经营之路。但目前的审批政策是,每到一个地方开办一家医院,都需要重新申请牌照,这就制约了连锁品牌的发展。
  技术准入,也是民营医院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云南肾脏病医院院长葛树森说,医院的肾移植手术已经被迫停止两年多了,专家团队日渐流失。据悉,这家医院的特色本来是终末期肾病一体化治疗,其中肾移植技术一直居全省领先地位。然而,卫生部在器官移植准入资格审批时,却将肾移植资质颁给了另一家公立医院,尽管这家公立医院的肾移植例数很少。
  吉林省心脏病医院院长黄敬生说,现在,很多卫生行政部门把公立医院当“儿子”,而把民营医院当“外人”。例如,发文件从来不给民营医院,开会也不邀请民营医院。他认为,卫生行政部门是全行业的管理者,而不能仅仅成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
  由于民营医院在科研立项、职称晋升、户籍政策等方面存在劣势,所以必须付出高于公立医院数倍的薪酬和福利,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人才短缺,是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短板”。目前,很多民营医院的人才结构是“一老一少”,不是刚退休的老专家,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年富力强的“中生代”。
  江西中寰医院占地10万平方米,批准床位为500张。开业两年来,很多科室仍是空的,因为聘不到医生。有一位从公立医院退休的护士长已经70多岁,还在坚持工作。黄友忠说:“没办法,老的也要用,有人总比没人强,否则科室就得关门。”
  “原以为最容易的事,如今成了最困难的事。民营医院想聘个好院长太难了!光有高薪远远不够,如果他不认同你的办医理念,给多少钱都不会来。”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投资者林老板说。近几年来,他费尽周折,才从公立医院挖到了满意的院长。例如,他投资的北京玛丽妇婴医院,聘请原天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王蕊担任副院长;他投资的北京麦瑞骨科医院,聘请原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吕厚山担任院长。像林老板这样的幸运者,在民营医院中并不多。
  我国现已出台了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如同“镜中月、水中花”,很难惠及民营医院。
  王改非曾是河南平顶山市一家公立医院的院长,2009年被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聘为院长。他说,民营医院的人力成本很高,即便开出年薪30万元的条件,也很难吸引一家公立医院的业务骨干。因为公立医院的“阳光工资”虽然不高,“隐性收入”却很可观。目前,医院的多数专家都是外地公立医院来的,他们主要是考虑到子女教育问题。而本地公立医院医生,没有一个来这里多点执业的。
  四川奥迪斯康骨医院院长赖志刚说,公立医院的医生属于“单位人”,而不属于“社会人”,这就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公立医院都把医生视为“私有财产”。医生注册多点执业,需要经过所在医院批准。但是,哪家医院愿意让医生到民营医院去赚钱呢?
  他认为,优秀的医生应该属于全社会,而不应为一家医院所垄断。如果人才流动问题解决不了,民营医院永远只能小打小闹。在美国,医院并不养医生,而只是提供床位、设备、护理等条件,专家团队都是流动的,可以同时受聘于多家医院,专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我国只有取消医院的事业编制,将医生变为“自由人”,多点执业才能真正推开。
  河南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院长郭永昌说,医院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民营医院在科研立项、职称晋升、户籍政策等方面存在劣势,所以必须付出高于公立医院数倍的薪酬和福利,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公立医院只要开业,自然就能纳入医保定点;而民营医院开业必须“久经考验”,才有可能成为医保定点
  国办“58号文”要求,“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各地不得将投资主体性质作为医疗机构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审核条件”。然而,在现实中,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十分困难。
  赖志刚说,社会上普遍对民营医院实行“有罪推定”,而对公立医院实行“无罪推定”。公立医院只要开业,自然就能纳入医保定点;而民营医院必须“久经考验”,才有可能成为医保定点。在没有医保的情况下,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很难平等竞争。
  据悉,四川奥迪斯康骨医院虽然是成都市医保定点单位,但外地医保部门并不认。有的外地病人拿着医院的发票去报销,医保部门看到发票名称是“营利性医疗机构发票”,就不给报了。赖志刚说:“这张发票本身就有歧视性。虽然我们是营利性医院,但收费标准完全按照医保规定,甚至比大医院还低。所以,建议发票改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发票’。”
  浙江温州康宁医院院长管伟立认为,政府部门应解放观念,对医保定点应实行“宽进严出”。不论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只要执行医保价格政策,就可以纳入医保。如果发现违规行为,再取消医保定点。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民营医院。2010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并被列为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然而,该院90%以上的病人来自外地,有的地方医保部门一看是民营医院,就不予报销。为此,医院不得不常年派人到各地游说,目前已和20多个城市的医保机构签约。为此,总经理张阳建议,各地医保部门应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一视同仁,打破地域界限,实行互通互认。
  民营医院的土地都是按商业用地购买的。但是,土地和房产均不能抵押贷款,民营医院的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公立医院
  医院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贷款难、税负重,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又一“瓶颈”。
  根据银行的规定,医院的土地、房产均不能抵押贷款,这使得民营医院的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公立医院。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院长郭永昌说:“地产和房子都是自己买来的,可就是贷不出款来。”前几年,这家医院由于正在盖楼,资金紧张。结果,每天都有人来堵门讨债,医院几乎无法正常营业。
  广东东莞东华医院院长李镜波认为,无论是营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成分。目前,虽然营利性医院的营业税免了,但所得税仍高达25%。去年,医院光交税就达到2000多万元。他建议,医院搞基建、买设备,政府应允许抵扣税款,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医院的负担。
  张阳认为,民营医院的所得税和宾馆饭店一样,这是不合理的。医院是一个高技术行业,而非普通服务业。所以,政府应将营利性医院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赖志刚认为,目前民营医院的土地都是按商业用地购买的,成本很高。其实,医院是一个带有公益性的行业,应该按公益用地来审批。只要不改变土地用途,就应保持优惠政策。
  周生来指出,民营医院之所以“长不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优惠的税收政策。在这方面,台湾经验值得借鉴。20世纪80年代,台湾推出了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即投资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可抵扣投资者个人或企业所得税。结果,台湾的医疗资源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底,台湾公立医院的病床数占34%,民办非营利性医院占39%,民办营利性医院占27%。这说明,要想让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医疗领域,政府必须善用税收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