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对我国9岁~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初潮年龄在1995年~2005年10年间的变化趋势进行的分析研究显示,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城市早于乡村,西北地区最晚。2005年城乡合并女生(把城市女生和乡村女生的样本量合并计算)月经初潮年龄为12.76岁,比1995年提前了0.27岁。
月经初潮是女性性发育过程中的里程碑,也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且它与生殖健康问题和社会心理等问题高度相关,长期以来都是公共卫生研究的兴趣点之一,但既往缺乏全国性样本的分析研究。
马军介绍,课题组利用2005年和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涵盖30个省(区、市)的7岁~18岁学生,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年龄。结果显示:2005年,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为12.60岁,乡村女生为12.92岁,城市比乡村提前约0.32岁;华东、华北地区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最早,西南、中南、东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最晚。2005年,城、乡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分别比1995年提前0.22岁和0.34岁。西南地区女生提前最多,达0.45岁。
马军认为,我国城乡女生初潮年龄提早,符合女性青少年10年间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普遍提高及生长突增不断提前的长期趋势,也从侧面反映了城乡物质基础和营养条件改善等对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促进作用。我国9岁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是10年前的2.7倍,10岁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为10年前的3.2倍。月经初潮年龄过早,不仅会使个体的意识和情绪的成熟度与生理成熟度不能匹配,增加了个体青春期的适应困难,还与心血管疾病、肥胖、乳腺癌等一系列成年期疾病密切相关,并伴随出现危险性行为等的发生及很多心理问题。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是目前学校卫生及公共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