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调查:新农合堵漏节流,参合农民受惠“1+1”

     全程导医网 综合消息: 100元、150元,是近两年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的最低标准。有限的新农合基金,怎么使用才能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邳州的做法是,多方堵漏节流,让参合农民大病受惠“1+1”。

  个人只交30元,大病最高可报销12万元

  在邳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记者打开贮存着全市124.15万参合农民报销情况的专用电脑,查看2010年参合农民的大病住院报销实况。

  炮车镇堰洼村一组88岁村民陆同芳,因患脑梗塞,在镇卫生院住院62天,花掉的医药费总额为1.64万元,按规定报销了1.11万元,报销比例达到67.77%。今年,邳州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为150元,其中个人交费30元,其余120元分别由省、市、县级财政承担——也就是说,陆老先生只花了一包好烟钱,就享受了上述报销待遇。

  邳州合管办主任蒋仲伟告诉记者,“邳州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跟徐州市定的标准一样,都是150元,但是参合农民大病得到的实惠却不同。”2010年徐州市参合农民大病补偿“封顶线”为8万元,邳州则是12万元,比“市标”高出了4万元。

  住院补偿起付线,是参合农民报销大病费用的必经“门槛”。起付线低一点,参合农民个人“自助”部分就少一点。“2010年,徐州市参合农民在镇、县、市级医院住院补偿起付线,分别是200元、400元、600元,我们邳州参合农民的补偿起付线分别是100元、300元、500元,普遍比‘市标’低100元——这意味着邳州参合农民住院都可以少掏100元。这也是我们的惠民新举之一。”蒋仲伟主任介绍。

  多方堵漏节流,给医疗行为套“笼头”

  一样的筹资标准,邳州参合农民得到的实惠却是“1+1”,其奥妙何在?

  邳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郭为民介绍,“我们采取了多种办法,堵塞新农合管理中的漏洞,减少乃至杜绝新农合基金‘跑、冒、滴、漏’;节约下来的资金全部用在刀口上。”

  多种方法,包括给医疗行为套上“笼头”,严控不合理检查、治疗、用药、收费。邳州新农合医疗违规处罚规定明确:“没认真审核把关或滥用职权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流失的,直接责任人赔偿损失,定点医疗单位处以3倍罚款;乡村医生擅自留滞病人就诊卡的处以100元罚款;医疗机构套取合作医疗基金,处以3倍罚款并取消定点资格。”今年6月开始,邳州又改革新农合费用支付方式,核心内容为:镇、县、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收费、按标准补偿病人,超标的用药和诊疗费用,一律由医院买单。以岔河镇卫生院为例,9月1日-26日收治的新农合住院病人超标用药、诊疗费用合计4504.74元,全部由镇卫生院“倒贴”。

  不给“假冒者”钻空子。少数农村居民,身体好的时候不愿交二三十元参加新农合,一旦生病住院却想冒用他人的参合证“揩油”。“这种现象不禁止,既对交钱参合的农民不公平,也不利于提高新农合参合率。为此,从去年开始,我们严格核查参合住院病人身份,不给冒名顶替者钻空子。”邳州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至今年8月31日,仅邳州人民医院就查出“伪参合”住院病人42名,查出不符合报销规定的949人次。此外,从2009年开始,参合农民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多方堵漏节流加上历年10%左右的正常节余,邳州新农合基金有了可观积蓄,成为参合农民多得实惠的经济基础。”

  新农合“积蓄”,给不堪重负病人减负

  堵漏,节流,及节余而来的新农合“积蓄”怎么花?
  首先是普惠,即降低住院补偿起付线、提高大病报销“封顶线”。 今年1至9月,全市124.15万参合农民获得了总金额为1.54亿元的补偿,其中门诊补偿262万人次、金额4775.94万元,住院补偿5万多人次、金额1.06亿元。补偿金额超过了5万元的,就有12例,最高一例补偿了9.8万元。

  给特定门诊大病患者雪中送炭。尿毒症病人定期透析治疗费用,恶性肿瘤病人门诊放化疗费用,器官移植病人术后的抗排异治疗、精神病人的巩固治疗费用,这些,令普通的农村家庭不堪重负。今年,邳州将这几类特定门诊疾病的治疗列为“减负”重点,规定到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治疗发生的费用可补偿部分,按70%标准报销,高出徐州市规定标准10个百分点。

  “如果没有门诊透析优惠政策,我们这些人可能都不在了。”9月27日上午10时许,在邳州市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的炮车镇农民陆纯章动情地说。同时透析的,还有12位参合农民。45岁的陆纯章患尿毒症已经4年,多亏新农合报销掉大部分费用,他说,“去年的报销比例是60%,今年提高到了70%。对于我们这些困难家庭,能多报一点,负担就会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