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护理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介绍

默默无闻的岗位 大爱无疆的奉献

——江苏省“护理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风采
 
   王美德,95岁,河北通县人,曾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6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美德同志热爱护理事业,终身奉行“三心”的座右铭,即事业心、责任心和同情心,她一生用爱心为无数患者送去了温暖,点燃了生命希望之灯。王美德同志也是一位优秀护理管理和教育专家。她在苏州地区率先开展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在她的带领下,苏大附一院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实现了病房管理制度化、操作常规化、书写标准化。她非常重视护理教育,长期兼任医院附属卫校教师,为医院培养出无数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数十年来,她主编了《各科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心理学概论》和《临床医护技术操作图解》(中英对照)等护理著作,参编了《医院护理管理》和《护理管理学》等国家级教材。1992年,由她领衔主编的我国护理学第一部辞典——《现代护理学辞典》出版,填补了我国护理词书的空白,为我国护理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任芷梅,67岁,江苏无锡人,曾任新沂市人民医院护理副院长,从事护理工作45年。
    任芷梅同志在基层工作的30年始终战斗在临床第一线,面对当时艰苦的条件,她没有退缩,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解决了许多临床护理的疑难问题,挽回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率先在县级医院中开展责任制护理、示范病区等先进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受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与表彰。
    1990-2005年,她担任徐州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期间,团结全市护理界的同仁不断深化全市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改革,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科学创新理念,不断学习并运用推广国内外护理专业新知识、新技能,积极推行整体护理,创建等级医院,使徐州市的护理工作水平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
    四十多年来,她心系护理,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将一身心血倾注于她忠爱的护理事业上。她视病人高于一切的情怀,恪守白衣天使的高尚品格,对护理技术不懈追求的治学态度为千千万万护理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刘慧生,67岁,江苏南通人,曾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2年。

    刘慧生同志在四十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勤恳工作,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服务理念,狠抓护士业务素质与基本技能,切实为病人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专业服务,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在她的带领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岗位职责。同时,在她的积极倡导下,医院全面实行了整体护理,提升了护理的内涵质量,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从九十年代至今,她一直参与全省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及各种护理督导工作,对南通地区以及全省各地护理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深受广大护理人员的敬重与爱戴。

     华英,74岁,江苏常州人,曾任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1年。
    华英同志工作认真严谨,刻苦钻研,四十多年护理工作生涯中,她认真学习新的理念和模式,转变观念,率先在心内科、肿瘤科进行试点,边开展边摸索,逐步改进逐步推广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吸引来全国各地同行前来学习经验。她非常注重队伍建设,制定了系统的学习计划,开办业务学习,选派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建设了多支优秀的护理团队,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护理人才。80年代初,华英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整体护理模式,使全院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担任常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及江苏省护理学会理事期间,她热心学会工作,积极组建了多个专业学组,为全市护理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学会多次被常州市科协、市红十字会评为先进单位,为常州市护理工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元美,75岁,江苏淮安人,曾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1年。
   身为医院护理工作的带头人,孙元美同志怀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带领全院护理人员在医疗改革的大潮中奋勇拼搏,勇于创新,扎扎实实抓护理基础质量和服务质量、抓护理人才培养。任护理部主任期间,为医院培养了一支管理过硬、技术扎实的护理骨干队伍,多个科室和班组获得省级机关巾帼文明示范岗的荣誉称号。在长期的护理、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她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积累了丰富的护理临床实践经验,对现代化医院的科学管理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
1958年至1980年,孙元美同志九次被评为南京市下关区及本院先进工作者。
   近几年,她主持设计、研制系列“护理警示标牌”,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四项“实用型”、“外观型”专利证书,并在核心期刊发表有影响因子论文近20篇。 
    何宝昌, 84岁,浙江杭州人,曾任江苏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江苏省中医学校教务处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9年。
   何宝昌同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主动热情为病患服务,深受病员及家属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院优秀护士、全国模范护士等。调任省中医学校后,在学校、院系的筹备、开办及主持工作期间,从中医护理教材的编写、师资队伍的建立、到学校顺利地开办、直至在全省及全国形成较大规模、良好影响力的院校,为各大医院输送优秀的中医护理人才等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中医护理教育事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中医护理事业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历任中华护理学会、华东片护理学会、江苏省护理学会、南京市护理学会的主任委员、委员、理事、名誉主任、名誉顾问等工作,参与《中医护病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现代护理辞典》等教材编写工作。 
    张桂珍,86岁,江苏南京人,曾任南京市鼓楼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四十年。
   张桂珍同志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刻苦钻研。在四十年的临床护理生涯中,她坚持深入病房指导工作,督促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了解调研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护理经验,制定规范严谨的护理规章,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扬及行业内一致好评。
   六十年代,她参加中国援非医疗队,对当地的医疗护理救治工作进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被评为护理工作积极分子,在1995年省卫生厅举行的援外30周年纪念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张桂珍同志非常重视护理人材的培养,曾承担南京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等院校高护班、护理部主任学习班的教学任务,应邀赴各地讲学,多篇护理论文在省、市业界交流。在担任南京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的工作期间,多次组织全市护理人员进行业务交流,举办各种学习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大力提高护理质量,对我省护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花翠兰,71岁,江苏镇江人,曾任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3年。
    数十年的病房护理实践中,花翠兰同志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病人奉献实践无怨言。她针对病区床位多、危重病人多、急诊多、手术多、管理难的特点,带领病区护士合理分工、钻研业务、创新管理、严格落实制度规范,克服困难共同完成了面广量大的医疗护理任务,使病人得到周到全面的护理,同时也得到了医生的认可。在创建整体护理示范病区的过程中,率先开展并达到示范病区质量标准,所在护理组连续被评为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在担任护理部主任期间,她从人才建设入手,先后组织举办护理管理人员、护理骨干学习班,努力提高护士长队伍的整体素质,改进加强病房管理的水平。在临床护理质量改进方面,她主张护理部参与总查房、夜查房,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常规、操作流程,并制定具体方案让各项管理落到实处,在她的带领下,护理各项技术目标和管理工作达标,率先通过全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验收。 
    周调媛,76岁,江苏无锡人,曾任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5年。
    六十年代,周调媛积极参加送医送药下苏北农村医疗手术小分队,因工作成效突出,被当地农民赞誉为“白求恩医师”。1976年,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周调媛毅然丢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奔赴抗震抢险第一线,投入到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四十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心扑在护理工作上,以医院、病房为家,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尽职守,默默实践着“治病救人、无私奉献”的崇高信念。
    退休后,她依然穿上那身洁白的护士服,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身上。她担任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的教育和考官,承担起青年护士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任务,对青年医务人员的技能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考核,使青年医护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庞曼渠,74岁,江苏无锡人,曾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从事护理工作5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八九十年代,庞曼渠同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帮助过无数需要帮助的病人。她帮助因车祸高位截瘫的毛女士解决治疗、护理上的需求,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上门服务。她又为苏州大学“背着父亲上学的贫困大学生”黄昆中父子解决生活困难、筹措医药费、上门换药等。业余时间,她还经常到老人公寓为那里的病患提供护理服务。
    在任护士长到护理部副主任期间,重视病区管理、病人的基础护理、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积极推动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坚持每天巡视所管各病区,注重现场管理。1989年正值盛年的爱人突遭空难去世,心情沉痛的她从极度悲痛中坚强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主持护理部工作,院报曾以“坚强的女性”为题报道。
    几十年的护理生涯,她以“学、干、管、研”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其深厚的护理专业理论素养及娴熟的技能赢得了同行及学生们的高度认同。她还注重护理专业的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审著作3本,参编5本,曾获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金均,75岁,江苏苏州人,曾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3年。
    金均同志在担任护理部主任期间,大力推行责任制护理,积极吸收引进国外有益经验,使军区总院成为全国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最早医院之一。1985年,她撰写出版的《责任制护理》一书,被中华护理学会评为全国护理论著荣誉奖,1988年其关于“责任制护理的研究”获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7年,她调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在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当时,金均同志认真学习感染控制理论,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对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实施全面监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医院消毒灭菌方法积极改进,有效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
    1988年,金均同志作为南京军区的代表选派赴北京参加全国第六届妇女代表大会,受到了邓小平、邓颖超、杨尚昆、刘华清、迟皓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首长的亲切接见,是我省乃到全国护理界前辈中的杰出代表。

     胡瑞英,73岁,江苏无锡人,曾任苏北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5年。
    七十年代,胡瑞英在临床工作中钻研业务,为方便病人发明了男性接尿器,如今医院仍延用于临床。对坏死溃疡期压疮病人,她每天亲自换药,后期到病人家中继续护理,一直到愈合。作为护士长,她坚持小夜班到病房看病人,大夜班查看护士的劳动强度,白班查基础护理。她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自觉克服个人困难,放弃个人利益。当时护士队伍人员严重匮乏,忙于工作的她直到三十几岁才怀孕,为人母亲的欣喜在妊娠七月时消失,为了及时投入工作,她毅然决定提前终止妊娠,早产的女儿却留下终生智障的遗憾。
    担任护理部主任工作期间,她恢复了十二项护理制度,组织护士开展各项护理竞赛,挑选护理人员去学院培养、外出进修,1988年起在全院推广责任制护理,健全护理病历,组织护理查房,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大大提升了医院临床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她用艰苦的劳动创造生命的奇迹,也在护理的人生中铸造了个人灵魂的美。 
 

    谈瑗声,69岁,江苏镇江人,江苏省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从事护理工作46年。谈瑗声同志热爱护理事业,勤恳工作刻苦钻研,在四十多年的护理临床实践和护理科学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省护理学会工作期间,积极组织省内外护理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参与和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有关护理方面的管理指导工作,多次参与规范标准的制定、修订和调研,为提升全省护士业务素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工作作风严谨,廉洁自律,团结学会广大会员,在全省护理界享有较高的威望,深受广大护理人员的敬重与爱戴。
 
     顾鋆,74岁,江苏人,曾任泰州市人民医院首任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7年。
    八十年代初期,顾鋆同志从抓护理队伍的思想建设入手,提出“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观点,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增加护工、强化生活护理等工作的开展,同时排除各种偏见和阻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很快取得了成效。由于重视做了病人的生活服务工作,如送饭、送水到床头、二便护理到位、功能锻炼指导等,病房秩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面貌焕然一新。顾鋆同志还十分重视年轻护士的培养,并通过学会的平台,积极组织各项“岗位练兵”活动,培养选拔了一批“岗位操作能手”以及护理管理后备力量,为泰州市人民医院乃至泰州市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顾鋆同志还十分重视自身的学习提高,善于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她曾参加过扬州地区“西学中”培训班,1987年4月她转岗到家庭病床科任职后,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亲自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并注重病历完善及资料收集,在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中,受到省专家组的高度赞扬。
    顾鋆同志在四十多年的护理生涯中,不论到什么岗位,都在那里发出强烈的光和热,以至于她虽然退休多年了,大家一提起她,都赞不绝口。
 
     屠丽君,75岁,江苏常州人,曾任南京市脑科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57年。
    屠丽君同志对护理工作精益求精,对业务孜孜以求,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在几十年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陆续推出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等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护理模式,并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宾馆化服务,率先实行了科总带教护理老师制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进一步延伸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她所领导的护理部也因此被多次授予江苏省和国家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她刻苦钻研护理理论和技术,发表了多篇护理论文,对多项护理技术工作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先后获得江苏省、南京市的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奖等7项;她结合大量护理实践,主编或参编了多部临床护理专著,开设了现代神经、精神护理学课程,为神经、精神学科的护理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屠丽君同志工作作风严谨,以身作则,在护理界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受广大护理人员的尊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