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全省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护理终身成就奖”、百名“优质护理服务标兵”表彰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省卫生厅郭兴华厅长出席大会,向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全省13万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全省各市卫生局分管局长、医政处负责同志、护理专干,各市护理学会负责同志,15位“护理终身成就奖”和百名“优质护理服务标兵”获奖者,以及全省部分护理人员代表近400人出席大会。
大会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省护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护理工作者战斗在临床一线,以精湛的护理技术、细致周到的服务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要求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单位都要尊重护士、重视和支持护理事业,要尽所能认真解决护士数量不足、护士待遇偏低、护理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努力使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适应。
结合当前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大会对下一阶段全省护理工作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地要将开展“示范工程”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和落实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加大对临床一线人力的投入和保障力度,提高一线护士福利待遇,实行同工同酬,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二是要深入研究,主动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重点联系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实施护理责任制、改变分工方式和排班模式、绩效考核等关键问题上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有所作为。着力探索护理管理的长效机制,稳妥推进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三是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细化各项工作内容,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要把工作热情转化为科学的态度,遵照试点先行、不断总结、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纪念大会结束后,郭兴华厅长、黄祖瑚副厅长等接见了获得“护理终身成就奖”的15位护理界前辈。郭兴华说,“你们兢兢业业为护理事业奋斗一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全省护理界都要向你们学习。今年我省正在积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这项活动,全省各级医院都行动起来了,这项工作主要是要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临床护理内涵,这些你们原先在岗位上已经做了,做得很好,你们要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传授给年轻一代,让她们继承和发扬你们的好传统。”参加接见的老同志们一致表示,竭尽所能、发挥余热,为我省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苏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五家单位还就“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大会上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
“护理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接受颁奖
“优质护理服务标兵”接受颁奖
郭兴华厅长、黄祖瑚副厅长与获得“护理终身成就奖”的15位护理界前辈座谈
[报道选登]
75岁白衣天使依然在岗奉献57年获终身成就奖
身穿白大褂、头顶护士帽,这在医院是再普通不过的装束。每天早晨7点半左右,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大厅内,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儿总能看到一位如此打扮的老人在巡查。8点钟一到,她又准时出现在重症监护病房里,一会儿问问病人情况,一会儿又向护士交待几句。她,就是目前在我省护理岗位上工作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一位“白衣天使”———屠丽君。昨天,这位已经75岁高龄的老人,获得了省卫生厅首次颁发的“护理终身成就奖”。
75岁护士不查房心不踏实
1953年,18岁的屠丽君从常州真儒高级护校毕业,到南京脑科医院戴上护士帽至今已57年了。57个寒暑里,她从当年梳着小辫子的普通护士,到今天享誉国内的护理专家,她身边的人都说,她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如今的她,尽管已经75岁高龄,但还活跃在护理一线。
“她永远都是风风火火的,走路比我们年轻人都快!”认识屠丽君的人,都会这样评价她。
如果不到外地出差,屠丽君每天上午都会早早到医院,忙完一天回家后,晚上还要备课、为学生修改论文等。“病人重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生和护士,是一只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只要我不外出,每天早晨我都要到医院门诊去转转,都要到病房去查房,50多年已经形成习惯。”她笑着对记者说,“我的生命属于病人、属于护理事业,一天不去病房转转、不去查房,我就觉得不踏实。”
下乡连续10天给病人输血
在南京脑科医院采访时,很多“老人”都会说起这样一个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屠丽君带着南京的医疗队到苏北滨海县巡回服务。在逐家的健康调查中,她了解到当地有两个农民,患有多种疾病多年未治,现在已多功能衰竭,急需输血治疗,否则有生命危险。
屠丽君和其他医生多方寻找,无奈当地医疗条件太差,根本找不到血源,而周围的村民因生活困难,身体素质也都不够好,无法献血。就在大家都为难的时候,屠丽君拿起针管,捋起袖子说:“这样吧,我是O型血,身体又好,我来抽血输给他们。”
就这样,在此后的连续10天里,屠丽君每天从自己身上抽取40毫升血液,分别输给两个病人,帮他们渡过了生命难关。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将病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现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处处以老党员身份作表率,对病人服务一丝不苟。”屠丽君身边的年轻护士感叹不已。
自己当标本给学生练手法
提起多年前,屠丽君拿自己当标本,让大家学习如何“插鼻饲”的情景,南京脑科医院护士赵卫红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赵卫红还是卫校的一名学生,屠丽君负责给他们上基础护理操作课。一天,当屠丽君讲到为危重病人进食“插鼻饲”的操作时,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如何操作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屠丽君拿出一根直径0.5厘米、长55厘米的橡胶鼻饲管走到赵卫红面前,说:“你来操作,把这个管子插到我胃里!”
鼻饲插得不好,进了气管就可能带来生命危险,赵卫红握着管子,吓得哪敢下手。
“有我指导你,不用怕!插鼻饲以后会很常用,大家一定要好好练基本功!”屠丽君鼓励说。
背瘫痪男病人进洗手间
长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屠丽君,曾在神经科病区工作,住该病区的多是脑血管病人和瘫痪病人,常有抢救任务,即使是深更半夜,她也是随叫随到,及时安排并亲自参加护理抢救工作,练就了一手娴熟的操作技术。护理工作无论多脏多累,她总是带头去干。人们常看到她背着瘫痪的男病人进洗澡间,亲自替病人清洗;看到她无视恶臭扑鼻,精心护理大面积褥疮的病人。
人到老年仍紧跟护理“时尚”
熟悉屠丽君的人都说,屠丽君虽然年纪大,但她那种钻研、好学的精神,却让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
南京脑科医院介绍,屠丽君已成为南京脑科医院的一面旗帜,在她工作的57年里,她一直在坚持自学各种先进的护理知识,不断地将脑科医院的护理工作推向国内前沿,即使现在已到75岁高龄,她仍紧跟社会潮流,不断吮吸护理学科的新鲜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