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健康热线

研究人员:心肌肥厚发生发展新机制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董德利教授课题组最近发现,钙调磷酸酶与微小核苷酸?133(microRNA-133)的相互作用,调节着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此项结果提示,微小RNA可能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点。相关学术论文已刊发在今年4月初出版的美国心脏学会《高血压》杂志上。

  董德利课题组在我国著名药理学家杨宝峰的指导下,以钙调磷酸酶途径为心肌肥厚研究的主攻方向。在此之前的科研工作中,他们曾发现钙调磷酸酶过表达的转基因鼠,随年龄增长而出现明显的心肌肥厚及猝死。原因是心肌肥厚时,心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下降,导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过程延长,发展为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进而引发猝死。此结果曾被欧洲心脏学会主办的权威期刊《心血管研究》所发表。

  在此基础上,董德利课题组以钙调磷酸酶为靶点,采用在体和离体的方式,研究了心肌肥厚过程中钙调磷酸酶和微小RNA-133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微小RNA-133能减少钙调磷酸酶的表达,此作用可被微小RNA-133特异抑制剂所抑制;体内外心肌肥厚模型结果均显示肥厚心肌的微小RNA-133表达下降和钙调磷酸酶活性增高。而给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则可抑制体内外心肌肥厚模型中微小RNA-133表达的下降。

  上述研究首次提出了进行性心肌肥厚发生的一种新认识:即钙调磷酸酶及微小RNA-133通过彼此相互抑制的方式,正反馈调节自身的表达;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依赖于微小RNA-133与钙调磷酸酶间的相互作用。当病理条件诱发钙调磷酸酶表达及活性增高时,钙调磷酸酶将通过抑制微小RNA-133而进一步增加自身表达,最终导致心肌进行性肥厚。专家评价指出,此发现为人们解开心肌肥厚发生发展谜团、制定临床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勿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出现不适请及时至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微信
平台
抖音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