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普遍

        中国科协近日发布的第二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普遍,而现行的科研水平评价制度被认为是引发学术造假的主要诱因。调查显示,从2002年到2007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959万人增加到5160万人,增长74%。其中,40岁以下科技人员占总量的2/3以上,年轻化趋势明显。

  近期,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大批曝光引起社会公众甚至科研工作人员对当前科研领域现状的担忧和质疑。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投的现象严重。其中,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严重的比例位列首位,高达51.2%。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与此相比,美国和挪威的相关调查中,分别只有27%和22%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周围的人有过科研不端行为。

  针对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30.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现行评价制度驱使;其他依次为社会大环境、监督机制不健全、研究者不够自律、处罚不严厉、学术规范教育不够。

  据悉,中国科协自2003年起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100份,回收合格问卷30078份,覆盖了科研院校、高等院校、企业、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科技工作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