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晨报健康专刊为读者提供详实的健康情报

    风雨征程8年,都市晨报成了区域性的强势报纸,也成为广为市民喜爱的一份报纸。晨报的健康专刊,也是在读者的关注中成长起来的,过去的几年多,每当周三,我们都会准时为读者奉上这道健康“大餐”,与读者共同探讨了健康领域的一个又一个热点问题。我们涉及医疗卫生科普知识,百姓关注的健康问题,医疗质量,医院特色专科介绍,健康保健常识等内容。围绕老百姓关注的健康问题,在各个不同时节,介绍不同的流行病,包括发病原因、预防知识、治疗方法等健康知识。通过对纷繁健康信息的梳理和解读,为读者带去身心的健康愉悦。


    2008,都市晨报进一步强化读者意识,广泛搜集生活情报,为百万读者提供体贴服务,“晨报生活情报‘果然’早有料到”,这是晨报生活情报的办报宗旨。晨报的健康情报,除了承载为徐州的广大百姓提供就医服务、保健服务的概念,还承载新闻属性的平台,通过健康情报把患者想要了解的相关的信息和社会关注的医疗卫生信息在这个平台进行展示。


    2008年年底,都市晨报“晨报改版36计”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第9计调查《生活情报》的实用性、丰富性。读者对生活情报中的健康、汽车、房产、旅游、美食等多个情报中,健康情报最为关注。其中“必读”的读者占49%,“常读”的读者占42%,“偶尔读”的读者占9%。认为“好”的最多,占48%,认为“很好”的占43%,认为“一般”的占9%。


    就这样,我们在散发着墨香的版面上,继续着与读者的一个又一个关于健康的“约会”。读者眼中的健康专刊是什么样的?我们走访了一些读者与业内人士。


      引导就医观念  


    中医院宣传科副科长的李晨科长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但是社会上存在许多关于健康问题的误区,因此,权威媒体的权威声音,对于引导科学就医观念非常必要。健康专刊刊登很多能让老百姓读懂的医学科普知识,为引导科学的就医观念带了好头。比如抗生素的滥用,除了医院、医生和药厂的原因之外,患者家属也无意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烧就要求用抗生素输液。通过健康专刊邀请专家进行解读,正确引导,让患者与家属可以科学用药。


    百汇医院的周院长指出说,目前一些疾病发病率增高,很大的原因是生活方式不科学,比如糖尿病,它本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病,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控制体重非常重要,而许多老百姓对此一无所知。因此,患病之后治病固然重要,防病也同样不可忽视。作为医务人员,健康周刊合作,为患者服务。担当起宣传阵地的责任。


    养生堂的徐州地区的负责人李兵介绍说,我国的儿童保健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补钙、补维生素,本身市场非常混乱,各种产品五花八门,加上老百姓选择有误区,非常需要正确引导。为此我们与都市晨报联合推出活动,介绍一些如何补钙、补维生素的科普知识,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社区服务中心的潘医生说:都市晨报健康专刊的读者面比较广泛,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也是健康专刊的热心读者。让我们可以通过专刊交流业务、学习新知识。许多患者首先接触的不是某方面的权威专家,而是我们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把更专业的知识传播给他们,在病人早期症状时发现并提醒或治疗,导致病人痛苦、医生痛心的事情就会减少。


      健康信息实用好看


     读者梁女士说: 读者晨报的健康专刊,自己坚持读了好几年,因为健康专刊上面既有我们所关心的医疗政策内容,也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生活内容。 我把报纸上的好文章剪下来,并按照“身边提示”、“新闻新知”和“家庭保健”等分门别类贴成了一本精美的集子。我的剪贴簿成了一本花钱都买不到的精美健康书。我把它作为健康生活的指南,了解健康的重要信息和新闻的窗口。


    很多时候是依据健康专刊里医学专家的知识介绍,帮助我和家人解决健康困绕。现在我们一家人都与都市晨报结下了健康之缘。


    出租司机张先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无病”状态,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健康、更长寿,人们比以往更多地为健康进行投资……作为出租司机,我们的责任很大,由于长期紧张驾驶,许多司机都患有职业病。所以很关注晨报每周三的健康专刊,读专刊里的文章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我们认为,健康专刊生动、新颖、及时,有相当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看性,我们出租车司机经常会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