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医生走穴] 不应曲解医师多点执业的本意
新医改方案指出,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对此有人将其理解为“以技养医”或提高医生收入的一种措施。这样的理解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它们显然不是新医改方案提出医师多点执业措施的政策本意。
众所周知,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是医疗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2006年的相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0位之后。并且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医疗卫生资源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医疗场所和医疗设施设备,更关键的是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等人才资源。从一定程度上说,以医生为核心的人才比物化的场地设备更有价值。而解决人才分布不均的办法,无非是加紧培养或者通过种种激励措施鼓励新进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但一个优秀医生的培养不是几年学校教育就可以成就的,他们需要经过多年的医疗实践,在适合的学术氛围中才能最终脱颖而出。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重视增量人才资源的同时,更要重视如何盘活现有存量的医疗人才资源。
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最根本的目的在于纠正医疗机构对优秀医师资源的垄断,让他们的注册执业点由一个变成多个,从而弥补医疗人才资源的分布缺陷。纵向交流的结果,将使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和大城市大医院分享优秀医生资源。横向交流则意味着,民营医院也能合理合法地从大医院的人才库中分一杯羹。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助于改善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状况,有助于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这才是实行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本意。与多点执业相随而来的,当然是优秀医生收入的增长。他们因为自身的高超技术,付出了更多的劳动,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但这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将这一点作为实施多点执业的初衷,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
在一家门户网站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调查中,有73.3%的被调查者支持这样的措施,但同时也有56.3%的人认为“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责任不好确认”,有52.2%的人认为“医生自由流动对医院管理是一个挑战”。这表明,人们对于医师多点执业的“新政”还存在种种顾虑,需要有严格的监管作保证。新医改方案中“研究探索”的措辞也意味着,这项“新政”还必须经过试点的环节才能全面推行。
摘编自4月8日《潇湘晨报 》作者:周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