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发布66条公民健康素养
献血救人、尽早母乳喂养、按计划预防接种、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及正确测量腋下体温、测量脉搏、拨打120、119等7种必备的健康基本技能,都被一一列入中国公民66条健康素养。今天上午,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界定了我国公民目前应掌握的、与生活方式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对健康素养的66条内容分别做了简明扼要的阐释。
献血救人成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表现,还能利国、利己、利家人……在今天上午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中,献血救人被列入中国公民的健康素养之一。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卫生部专家认为,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至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此外,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等,也被一一列入中国公民的健康素养。
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等方面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在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对健康概念进行了全面的认定。世界卫生组织(WHO)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专家表示,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市民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还应主动寻求帮助。
在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中,还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膳食要清淡少盐;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不滥用抗生素;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至8小时睡眠;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等。
此外,还列举了7条中国公民健康基本技能,具体包括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会测量腋下体温;会测量脉搏;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