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防疫救援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但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勇敢的江苏疾控人。遇到的困难自己解决,决不给灾区的人民、指挥部门添麻烦!生活苦,我们不怕,苦中能找乐,因为我们是乐观坚强的疾控人。
生活点滴之一 保障供应——排班做饭
七十多号人的生活是个大问题,为保障救援人员的生活,成立生活部,三个人,都是兼职,轮流值日。值日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做饭。但作为每个单位选派来的专业人员,大家都普遍认为来到北川是进行卫生防疫的,就应该工作在一线,于是每天大家都非常踊跃地下村工作,都想多为当地老百姓干点事,而不愿留在营地做杂事。
这样,仅靠值日的生活委员无法顺利供应七十多号人的饭菜,值日的这天往往是忙的脚不沾地,比外出下村开展卫生防疫工作还累,但就是这样,还是在大家回营地时不能保证按时开饭,而且饭菜的品种单一,数量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强体力劳动归来的饥肠辘辘的防疫队员们。
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三餐毕竟是我们防疫工作者的健康资本。怎么办,经过商讨,大家达成共识,形成轮流值班制度,即每天队中留一人,参与后勤工作,运水、择菜、帮忙做菜,整理帐篷周围卫生等,要求绝对保障队员的饭菜数量和质量。这样,队员们每天吃的饭菜品种多了,量大了,不断的改善着防疫队的生活,同时我们生活的帐篷周围也干净多了,营地也安全多了。
生活点滴之二 盛饭有制度——依次轮流
每天吃饭时,七十多号人一起聚集来盛菜、盛饭,非常拥挤、非常混乱,容易出现有外出工作回来迟了或手头紧急事情要处理耽搁吃饭的,等吃饭时,就没有饭菜了或剩下只有菜汤了,只好吃方便面等简易食品了。于是就形成轮流先盛菜、盛饭制度,今天某队先盛饭,那么明天就是最后一个,今天的第二个盛饭的队,明天是第一个,今天的第三个盛饭的队,明天是第二个,依次轮流;开始盛菜前预留一个菜或留一点菜,在饭菜不足时,再添上去。这样很公平,每个队都有最先吃饭的机会,每个队员基本都能吃到菜。
生活点滴之三 节约用水——纸擦饭盒
打好饭菜,大家各自找地方吃饭,有回帐篷吃的,觉得帐篷里太热有在路边路牙石上坐着吃的,有站着吃的,又在树荫下吃的…..各式各样的都有。吃完饭就用卫生纸把饭盒擦干净,我们的队员调侃道“我们最节约用水,连洗碗都不用水”,我们不是不用水洗饭盒,其实是没有水洗。
生活点滴之四 了解信息——闲暇读报
每天中午、下午外出工作回来,饭还没烧好,大家就坐在我们的临时指挥部兼饭堂看报纸,因为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收音机收到的节目太少,内容太单一,自然看报纸变成了我们了解灾区外信息的最主要的通道。每天到邮政车那儿带回几张《绵阳日报》、《成都商报》、《四川日报》,大家都争着看,抢着看,了 解灾区救援的最新动态,了解卫生防疫的最新进展,了解唐家山堰塞湖工程的进展……不时有队员对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大声的读一读,大家发表一下个人意见,品评一下,讨论一下。特别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报道,我们都认真的读一下,了解卫生防疫的最新动态,指引我们的下一步的工作。
读报成了我们闲暇时间的必修课,读报成了我们了解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报纸的内容也成了我们吃饭、休息时最主要的谈资。
生活点滴之五 漫天扬尘——住在“仙境”
我们的营地在两条公路的交叉口,每天来往的车辆不断,每通过一辆车,我们便会经历一次扬尘,连续不断通过车辆,我们便生活在了尘土飞扬的“仙境”,队友笑侃“不是神仙,也可以生活在仙境”。往唐家山堰塞湖运送物资、机械的直升机机场就在我们的营地附近,每到飞机在机场降落的时候,漫天的尘土飞扬,不亚于蓬莱仙境,隆隆的声响,深深刺激着你的耳膜,待飞机离去,那隆隆的声响在耳边还久久无法消失。
夜晚,躺在帐篷里,过往的机械工程车、运输物资的大卡车经过,带来的震动不亚于一次大的余震,有几次车辆通过,我们还以为是余震又来了。
在路边端着饭盒吃饭,待吃完饭盒上已是一层厚厚的尘土,倘若用水冲,可以看到盒底的细细的沙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