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年会在北京召开

    2008年2月18-19日,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年会在北京召开。卫生部、中国CDC等各有关单位的领导、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及各方专家、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专家委员会戴志澄主任委员、卫生部疾控局齐小秋局长、中国CDC王宇主任、孙新华处长分别讲话。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专家听取了专家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以及各分组汇报,并就2008年度工作计划及相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和大会讨论,委员会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部署。
    会上,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康迈研究员代表专家委员会汇报了2007年度工作总结;王若涛教授、张孔来教授、邵一鸣教授、李太生教授分别代表政策组、流行病与预防干预组、监测检测组、治疗组介绍了各领域2007年度工作情况。
    会议期间,6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汪宁主任报告了“中国艾滋病流行态势的转变与疫情估计”;陈曦专家报告了“美沙酮维持治疗进展及问题”、马烨副主任报告了“艾滋病治疗情况进展及问题”;蒋岩主任报告了“确证实验室质控、检测情况分析与建议”;吕繁研究员报告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策略研究”。
    卫生部疾控局齐小秋局长对大会作了总结,高度评价了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一年的工作成绩,回应了部分专家提出的意见和看法,对今后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据了解,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专家小组于2007年开展了大量工作。政策组在2007年开展了政策调研工作,提供政策建议3项,进行了有关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调研,提出了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建议,开展了促进NGO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活动等问题的讨论,并提出了建议。2008年政策组将按照艾滋病防治形势,结合性艾中心的重点工作,开展在男男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研究、探讨研究如何使医疗系统和公卫系统在防治工作中更好地结合、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调研、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并与NGO工作相结合的研究、开展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艾滋病防治工作。
    流行病与预防干预组在2007年,先后组织专家考察了甘肃、新疆、江苏、上海、湖南等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包括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和上海市的男男同性性接触者的干预工作。2008年,流行病与干预组将围绕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心的重点,以及新形势新问题,在性病防治、艾滋病新发感染防治、艾滋病流行态势变化调研、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调研等方面开展工作。
    监测检测组在2007年,与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审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联合开展了全国HIV检测情况调研工作,重点在抗病毒治疗CD4和病毒载量检测设备的合理分布、医疗系统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检测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强全国HIV初筛实验室网络建设及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非疾控系统检测数据报告率,使之充分服务于防治工作、检测工作的科学评价指标。调研地点包括:江西、黑龙江、河南、云南、湖南、安徽、四川、新疆、甘肃、陕西共十个省的疾控、血液、医疗、妇幼、出入境检疫检验等系统。根据调研结果,监测检测组将于2008年在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补偿机制、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试剂考评、HIV耐药监测/检测开展工作。
    治疗组于2007年赴各省调研艾滋病治疗工作,召开了中西医治疗艾滋病研讨会,就中西医联合治疗艾滋病进行探讨;召开了专家调研会,重点听取河南省、云南省、广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汇报,就目前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关键的问题提出了建议。2008年,治疗组将分别在新疆自治区、湖北省、云南省和河南省组织调研,考察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组织修订2004年版诊疗指南;调查研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储备,并提出药物储备的建议;调查研究机会性感染的规范化诊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