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就医故事:许杰,睢宁县魏集镇兴浦中学初三(一)班的学生,去年8月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期间先后进行了12次化疗,今年7月份,许杰的病情再次恶化,医生说,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骨髓移植。
庆幸的是,许杰和母亲刘芳骨髓配型成功。去年11月22日,许杰入住徐州市中心医院,在接受了前期的准备治疗之后,去年12月2日进入无菌仓。当月11日,刘芳成功采集了1500毫升骨髓,植入了儿子许杰体内。
许杰骨髓移植后已经有了造血功能,也没有出现明显排异
彭城晚报记者 张元涛报道:“护士,请给这张床换个干净的床单,我儿子一会儿就出来了。”刚走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区的走廊,我就听到一位妇女的喊声,是刘芳的声音。
顺着声音,我推门进屋,看见刘芳正对着镜子梳理头发。“一会就见到儿子了,不能太难看了。”说话间,她放下了手中的梳子。我看到,梳子上缠绕着大把的头发。
见到儿子,她扑了上去
移植手术间外,围着几个人。“想看看这孩子,到底怎么样了?”有人小声地议论着。刘芳站不住,搓着手,来回走着。“每天都能从无菌仓的窗口里看到儿子,应该对儿子的情况有所了解,怎么还会那么焦急?”我和刘芳搭上话,想缓解一下她紧张的情绪。“能看得到,但还是有种抓不到的感觉,心里还是空落落的。”说着,刘芳的眼睛盯着手术间的门。
走廊里时钟指向15:05,移植手术间的门打开了,许杰在医生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刘芳扑了上去。“这孩子,大了以后可要好好孝顺妈妈。”旁边有位妇女插了一句话,眼圈红红的。
39天,她划了39划;39天,用刘芳自己的话说,就跟39年似的,一辈子也没有这么煎熬过。
上次见到刘芳是上个月12日,如今,我面前的刘芳瘦了一圈。“我儿子好了。”说这话时,她显得特别的骄傲。她是应该感到骄傲,儿子的生命是她给的,儿子的重生又是她努力的结果。
在病床前的桌柜上,我看到了一张纸。纸上不太整齐地写着7个完整的正字,另外一个写了四划。一共39划,记录着儿子无菌仓里的39天。我的理解得到了刘芳的证实。
“医生说,大约就是40天的时间,好与不好结果就会出来了。过去一天,我就划上一笔,8个正字后,儿子可能就会出来了。没想到,没划完8个正字,儿子就出来了。”刘芳说着,把纸收了起来。我们想拍张照片,刘芳说,看到这个,她的情绪就会紧张。我们尊重她,放弃了这个想法。
刘芳笑了,笑得很甜
“这孩子能活下来,多亏了她妈妈。在许杰入住无菌仓的这些日子,她一天不知道要站到窗口前多少次。”一位病友介绍说,有很多人曾劝说让她放弃,别到最后人财两空,可刘芳说,人要没了,要财有什么用。刘芳的丈夫许善响没有太多的话,只是帮着忙里忙外。有人小声地议论说,他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毕竟血浓于水,很快,他就坚定了救儿子的想法。
“记者同志,帮我们娘俩拍张照片行吗?”刘芳向我们提出了要求。刘芳笑了,笑得很甜。据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的张医生介绍说,许杰目前的情况还比较理想,骨髓已经有了造血的功能,也没有明显的排斥。但具体的情况,还要等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出来以后才知道。
徐州导医热线: 0516 --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