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政地办〔2007〕7号
各县(市)、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根据《江苏省碘盐监测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了碘盐监测工作,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了可靠依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全市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成果,现将全年碘盐监测情况通报如下:
一、加强培训和督导,质量控制得到保障
2007年,我市根据《江苏省碘盐监测方案》和《关于修订现行碘盐监测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碘盐监测现场抽样、实验室及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为提高碘盐监测现场抽样环节的工作质量,召开了“全市碘盐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卫生和盐业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配合,共 同认真落实碘盐监测现场抽样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市和有关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质控考核中,全部合格。在碘盐监测期间,市卫生部门联合盐务管理部门多次对各地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接受了省级督查;省碘盐监测督导组对我市碘盐监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碘盐监测结果
(一)生产批发层次监测结果
2007年1-11月全市共有5个生产批发企业,共上报监测数据55批,合格55批,上报率为100%,批质量合格率为100%;盐碘含量均数为30.57mg/Kg,标准差为5.02mg/Kg,变异系数为16.42,均符合国家标准(详见附表1)。
(二)缺碘地区居民户层次碘盐定量监测结果
2007年共定量检测居民户层次69个乡镇、271个村、2628户,采集盐样2628份,检测盐样2628份;其中碘盐(即碘含量≥5mg/kg者)2574份,碘盐覆盖率97.95%;合格碘盐(即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符合国家碘含量最新标准者)2473份,碘盐合格率96.08%,合格碘盐食用率94.10%(详见附表2)。
(三)缺碘地区居民户层次碘盐半定量监测结果
2007年对缺碘地区进行居民户层次碘盐半定量监测,共调查69个乡(镇、办事处)、273个村(居委会)、2628户,采集盐样2628份,检测盐样2628份,其中碘盐2583份,碘盐覆盖率为98.29%(详见附表3)。
(四)高碘地区无碘食盐监测结果
2007年高碘地区食用盐半定量检测居民户层次54个乡镇、296个村、2928户,采集盐样2928份,检测盐样2928份,其中无碘食盐(即在高碘地区特许供应的盐碘含量低于5mg/kg的食用盐)2800份,无碘食盐率95.63%(详见附表4)。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要求
今年以来,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碘盐覆盖率及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较去年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碘盐合格率较去年有所下降,睢宁县、邳州市的碘盐合格率低于95%的要求,铜山县、睢宁县、邳州市、贾汪区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低于95%。二是作为高碘地区的丰、沛县无碘食盐率较以往明显降低,尤其是沛县无碘食盐率仅为86.98%,反映上述地区食盐市场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亟待改进。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进行分析,切实研究解决提高缺碘地区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的有效方法,同时杜绝高碘地区销售和使用含碘食盐的现象,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和高碘危害的发生。一是各级盐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要加强对全市食盐市场的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对工作薄弱地区、高低碘交界地区的食盐市场监管工作,严格把好流通与销售关,防止私盐冲销,坚决依法打击缺碘地区供应和销售非碘食盐以及高碘地区供应和销售含碘食盐的违法行为,确保居民食用到适宜的食盐。二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所属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重点加强对合格碘盐食用率较低地区的餐饮业卫生监督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继续加强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监测工作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并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加强对监测信息的利用和反馈,认真组织开展科学补碘和控制高碘危害研究,为进一步实施碘缺乏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三是各地要继续加强社会宣传和动员,大力普及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以及高碘地区不食用碘盐的知识,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病意识,以不断巩固和完善我市消除碘缺乏病和控制高碘危害工作成果。
附表:点击下载
1、徐州市2007年各生产批发企业碘盐监测结果汇总表
2、徐州市2007年居民户碘盐定量监测结果汇总表
3、徐州市2007年缺碘地区居民户碘盐半定量监测结果汇总表
4、徐州市2007年高碘地区居民食盐半定量监测结果汇总表
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