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起,“健字号”、“消字号”、“妆字号”等产品将不能与药品混放一起销售,这是日前国家药监局药品市场监督司司长王立丰透露的消息。据了解,问题严重者,将被取消相应的经营资格,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昨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广州大部分药店都将非药品和药品混搭销售,非药品主要有减肥、补血、燕窝等各类保健品,还有化妆品等。不少药店甚至把这些非药品摆放在店内醒目位置,重点宣传。
利润摊薄非药品成摇钱树
据了解,与医药行业相比,美容产品的利润比药品高很多,药妆品和药物化妆品便成了不少药店的“摇钱树”。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专家赖维提醒市民,无论是药妆品还是药物化妆品,仍都属于化妆品,但是,由于界限模糊,一些药店往往借机夸大宣传疗效。
另外,保健食品也是药店的创收大户,保健食品顾名思义就属于食品类,但不少消费者对其存在误解,认为其有治疗作用,这导致一些药店联手经销商,不惜非法大肆宣传保健品的疗效,并从中牟利。
“我们这样做也是没办法的,现在药店的经营压力实在太大了。”一位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国家对药品价格大刀阔斧的调整,药品销售利润也被大幅砍掉,目前一些平价药房毛利才6%~7%,而在广州,药店的毛利如果达不到18%就会亏本,“这导致企业不得不寻求其他出路,比如销售保健品、化妆品等。”
叫停混售是治标不治本?
据介绍,近两年,影响药品零售行业经营模式的平价之风,使整个行业的利润日趋降低,连锁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不高,有的甚至出现亏损,并出现诸多连锁药店退市的现象。据估计,从去年底到现在,建民、采芝林等有一定规模的药品零售企业门面萎缩率达30%。
一方面,非正当经营宣传保健品将被叫停,另一方面,药店企业却叫苦不迭表示生存难。对此,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国家药监局的行动肯定有利于改善行业混乱的局面,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很难,“如果不解决药店经营压力大的问题,这次规范了保健品、化妆品的销售,下次,一些药店还会想出其他转嫁经营压力的歪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