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已开设减重门诊15家,专业医疗如何帮助人们减重?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根据徐州市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开设“减重门诊”15家,建成健康社区、健康步道、健康单位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532个,累计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10757人次。

  徐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张盼介绍:“不断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动员全市居民主动参与到体重管理活动中来,让更多居民受益,共享健康生活。”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参与“江苏省减重减脂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职业人群体重管理意识,探索适宜的体重管理措施,由职业人群辐射社区人群,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

  那么,身体状态达到何种程度需要到减重门诊就诊?这些门诊又是如何帮助人们减重的?专业的医疗干预与自行减肥有何不同?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徐州市中心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 助力科学减重

  “最近体重控制得不错,今后继续保持,定期复查。”3月19日上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孙妍正在为患者陈先生进行诊治。35岁的陈先生身高172厘米,体重却已达到了180斤。三个月前,他因患有2型糖尿病入院治疗。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的BMI(体重指数)高达30.42,内脏脂肪较正常人显著增加,且伴有代谢异常,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针对陈先生的病情,内分泌科、营养科、康复运动科等多学科专家为他进行了会诊。在制定了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的基础上,为他应用了减重降糖药物治疗。经过三个月的治疗,陈先生成功瘦了近10斤,代谢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孙妍表示,减重门诊一天要接诊十几个咨询减重问题的患者,其中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患者居多。

  徐州市中心医院门诊部主任张娜介绍,医院在2023年就开设了肥胖专病门诊。今年初,为进一步整合多学科资源,医院成立了体重管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体重管理服务。目前,医院开设有减重门诊、治未病门诊、减重多学科联合门诊等。减重门诊涵盖了内分泌科、胃肠外科、体检中心、中医科、理疗科、康复科、营养科、心理门诊、儿科等多个专业,形成了一个多学科联合的体重管理团队。

  在减重门诊,患者首先会接受全面的身体状况筛查,包括个人史、既往史评估、生活方式评估、体格检查、身体成分分析、能耗评估等。根据筛查结果,患者会被分流到不同的科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例如,亚健康人群由体检中心的治未病门诊医生及健康管理师进行干预管理;合并代谢异常或相关疾病的患者由内分泌科进行药物治疗;而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则会由胃肠外科进行手术适应症评估及相关管理工作。

  营养科专家:体重管理并非单纯瘦身

  很多人认为体重管理就是要瘦身,只要体重减轻了,身体就正常了。对此,徐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瑞红表示,肥胖不仅是一个体形问题,更是一种慢性病。它可以引起代谢紊乱以及肥胖相关性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相关性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同时,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瑞红认为,减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塑,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长期饮食结构的调整、运动干预及行为管理来实现代谢功能的修复与体重的可持续控制。

  那么,生活中怎么吃才能健康瘦身呢?李瑞红表示,在减重阶段,调整饮食至关重要。减重饮食有多种膳食模式,其中适用于所有减重人群的是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以每日摄入1100千卡为例,应摄入谷类125克(全谷物及杂豆类应占1/3-1/2)、薯类50-100克、肉鱼禽类70克、蛋类40克、豆腐100克、蔬菜400克(非淀粉菜)、水果100克、牛奶250毫升、植物油10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食物均为生重。如果食用淀粉类菜,应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摄入的油应以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饮食应清淡,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

  徐州市中医院:中医减肥门诊 推拿针灸齐上阵

  面对减肥难题,人们往往寻求不打针、不做手术的解决方案。在徐州市中医院减重门诊,治未病科主任中医师潘小红正通过针灸为前来寻求减肥方法的患者进行治疗。潘小红介绍,随着减肥话题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患者前来挂号咨询中医减肥的方法。

  那么,中医减肥的原理是什么呢?潘小红指出,中医强调辩证施治,每个人的肥胖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治疗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对此,中医减肥的受益者——肥胖患者张女士有着深刻的体会:

  “我曾经尝试过节食和健身,但体重却始终没有下降……”32岁的白领张女士在徐州市中医院减重门诊说。她表示,工作五年,体重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同步攀升,体检单上的脂肪肝标记更是格外显眼。

  就诊前,张女士的舌苔厚腻,脉象濡滑,常感到困倦乏力,下午下肢浮肿明显。经过医生的诊断,她被确定为脾虚湿困体质。潘小红形象地比喻道:“就像土壤板结的盆栽,浇水反而会导致根部腐烂。减肥需要我们既要松土(调理脾胃),又要疏通排水(祛湿),才能让身体恢复正常的代谢循环。”

  与单一的减重手段不同,中医外治构建了立体的代谢调节网络。在治疗室,患者能够体验到“多维疗法”的协同作用:通过耳穴贴敷调节食欲,抑制不当进食的冲动;利用雷火灸唤醒沉睡的基础代谢;配合拔罐疏通经络,为脂肪代谢开辟“高速公路”。这种外治组合拳不仅保持了中医特色,还符合现代人追求高效便捷的需求。

  潘小红总结道,中医减肥立足整体观,通过经络调理、脏腑功能优化与代谢激活三重作用,结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实现了科学减重与体质改善的协同效应,为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了特色鲜明的中医解决方案。

  徐医附院:专攻中重度肥胖 减重代谢手术受欢迎

  3月19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专家朱孝成正在给从山东济宁来徐就诊的胡女士介绍减重手术的具体治疗方案。“是微创手术,48小时就可以出院。”

  35岁的胡女士因为看到朋友经过手术治疗后减重效果理想,所以下定决心也要做减重手术。“我身高162厘米,220斤,理想状态是减到130斤内,刚才专家说没问题,可以帮我实现,我已经约了第二天就手术。”

  据该科室专家姚立彬介绍,自从“体重管理”成为热词后,能明显感到门诊量有所增加。“除了来复查的以外,以前一上午可能只有几名新‘胖友’来咨询就诊,现在平均一上午十几人。”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本质是身体的能量代谢平衡失调,病情涉及脏器多、合并症多,其复杂性远远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需要贯穿全流程的多学科管理。对于达到手术标准的中重度肥胖的“胖友”来说,手术治疗是一种减重、降糖治疗方案。

  减重→反弹→再减重……怎样减重才不容易反弹?

  对于大多数减重者来说,某种程度的减重后反弹可能难以避免,但明确自身肥胖情况、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选择适宜的减重方案,有助于预防或减轻减重后反弹。

  ■ 明确肥胖程度

  体质指数(BMI)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在我国成年人中:

  BMI<18.5为体重过低;

  18.5≤BMI<24为正常体重;

  24≤BMI<28为超重;

  28≤BMI<32.5为轻度肥胖;

  32.5≤BMI<37.5为中度肥胖;

  37.5≤BMI<50为重度肥胖;

  BMI≥50为极重度肥胖。

  BMI虽然计算简便,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殊人群需要联合体脂率、腰围等多个指标进行肥胖评估。

  ■ 明确减重目标

  减重目标应进行分层个性化设定。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只要在3个月—6个月内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

  中、重度肥胖症患者需要有更高的减重目标,以获得肥胖相关疾病的更优改善,通常需要到专业医疗减重中心制定合适的减重目标。

  ■ 选择合适方案

  最基础的减重方案是饮食和运动干预,适合所有超重及肥胖人群。

  减重反弹往往是因节食方案选择不合理,虽然短期见效快,但难以坚持,复胖不可避免。

  目前,间歇性断食是适合各类减重人群且可长期应用的饮食干预方法。一般采取5+2模式,1周中5天相对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入平常1/4能量,男性约600千卡/天,女性约500千卡/天。

  当然,还有很多调整能量和营养素比例的医学减重饮食方案,某一种饮食方案并非适于所有肥胖人群,健康且可长期坚持的饮食方案,是避免体重反弹最重要的一步。

  运动是减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合适的运动不仅可以消耗能量和脂肪,还可以提高肌肉含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和身体素质。可以每周进行2—3次有氧耐力运动,每次30分钟—1小时,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等大肌肉群运动。要根据自身心肺功能和健康状况逐渐增加运动总量和强度。

  其他可选择的运动方式有力量抗阻训练、动态拉伸、静态拉伸等。运动要注重安全,避免运动诱发疾病和副损伤。

  越早对肥胖进行干预,脂肪细胞的记忆反弹越轻,减重效果会越好。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正在经历反复减重-反复复胖,可能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或者减重代谢中心进行科学减重。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