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徐州高水平打造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 让群众“近”享高质量医疗服务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不久前,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有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情况,当地聚焦打造淮海经济区区域医疗中心,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持续推进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今年年初,江苏省人民政府、徐州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地坛医院依托徐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实行北京—徐州一体化管理,由北京地坛医院支持高端医疗技术、核心人才、骨干力量,选派高级职称或资深骨干担任主要业务科室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特聘主任(科室负责人),负责向徐州医院输入核心技术和管理模式。同时,北京、徐州之间各类信息化平台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徐州医院的物资、耗材供应等由北京地坛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二者逐步实现同质化发展。

  徐州充分发挥自身区域辐射引领作用,持续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整体提升区域内专科医疗、教学、科研及疾病预防服务能力和水平。该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桂秋说:“让群众‘近’享高质量医疗服务,大幅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

  为尽快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让更多疑难危重患者在区域内得到有效救治,徐州明确支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配套政策清单,在财政投入、编制管理、人事薪酬、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推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实施医疗高原登峰行动,徐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医保政策支撑、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和促进医教研产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加快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将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医疗事业发展布局。

  提升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徐州打造一批医学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在“高原”上筑造区域医学“高峰”。市级层面重点扶持心内科、心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儿科、康复医学科。县级层面重点加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推动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县级全覆盖,提高县域急救急诊能力。

  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徐州实施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行动,建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市、县级中医院全面开展“一经典、两中心、三个全科化”建设,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质量,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为群众提供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筑高峰、强基层、稳公卫、保健康”,高水平打造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目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入选全省首批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医院正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推动优势学科建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科诊疗中心;积极开展大脏器移植工作,进一步推进CAR-T、造血干细胞移植、布加综合征等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院、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诊疗技术协作攻关。

  “我们要将质子重离子医院打造为集肿瘤治疗、临床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临床科研基地;建成淮海经济区名医会诊中心和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上下联动。”徐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陆仁平表示,聚焦资源优化、创新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础建设五个方面,医院努力为区域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