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死”现象未重演

 

    狗皮膏、云南白药、小金丸……这些百姓常用药,4月16日起开始执行降价。这是继上月15日中成药大规模降价后,新一轮药品降价,188种中成药平均降价16%,降价幅度最高达52%。 

    零售商:早做好降价准备

    4月15日,记者走访了东北大药房、成大方圆、沈阳药房等多家药店了解到,早在上周各大药房就已经将188种降价药品的价格,与本店药品价格进行了详细对比。16日以后,价格高出降价标准的药品将进行调整。

    纳入这次调价范围的药品,80%的最高零售价有所下调。调价药品几乎都是百姓的常用药,如追风透骨片、肾炎舒片、前列舒乐颗粒、冰硼散、骨折挫伤胶囊、舒筋活血片、木瓜丸等。

    药厂:降价药品供应充足

    “盼着药品降价,又害怕药品降价后买不到。”记者在大药房碰到前来买药的董大妈,她告诉记者,上次药品降价时,她曾想买几盒降脂灵胶囊,但走了几家药店都没能买到。不过,记者在各大药房看到,此次涉及降价的沈阳红药、云南白药、消炎利胆片等都有许多品种供应,数量也十分充足。

    沈阳东新药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降价涉及到该企业生产的银屑灵,降价幅度超过10%,企业目前仍在继续生产此药剂,不会因为价格下降而停产。

    专家观点:降价好但需适度

    沈阳药科大学徐教授表示,药价是一手托两家的事,一边是老百姓的利益,一边是行业利润。降价是好事,可以减少老百姓的负担,但是药品定价也有特殊性。药品连续降价是国家利用价格杠杆,使行业正规化、国际化的一种途径。但是,如果药品价格过低,除了出现“降价死”外,追求利润的企业也难免在质量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