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徐州特色医改模式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大力推进健康徐州建设,巩固扩大深化医改成效。

  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 打造徐州特色医改模式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推”和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探索形成了“两票制”“三保合一”等一系列创新做法,经历三个阶段,成效明显。我市将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努力打造具有徐州特色的医改模式。

  今年,我市将持续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定期召开医改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基层调研医改工作情况;制定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政策措施或工作方案,建立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落实情况的任务台账。

  持续深化药品耗材招采改革,进一步巩固扩大国家和省集中带量采购成果,做好成果落地工作。全面落实阳光采购制度,不断加强药品耗材招采监管,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

  持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做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政策的衔接,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总额控制下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探索门诊按人头付费机制,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落实医保支付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互联网+医保支付”相关工作。

  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面,我市将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三医”联动,支持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领域薪酬制度改革。

  在行业综合监管方面,我市将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协同监管机制落实,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强化监督执法。加强诊疗行为监管,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纳入对公立医院的考核评价指标。开展药品合理使用情况监测。推进药品使用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和药品编码应用,力争覆盖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80%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持续强化医保基金日常监管,开展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开展风险预警,加大违法违规案件曝光力度,提升医保基金监管能力。加强医药领域价格监管。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今年,我市将制定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确定全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清单和配套措施。推进公立医院按照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建设标准开展创建,力争1-2家公立医院确定为高质量发展示范建设省级试点单位,向省卫建委推送可复制可推广的徐州经验做法。

  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公立医院进一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组织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工作,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深入实施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打造市级医疗中心,加快提升区域内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县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行动,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县级公立医院投入和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转设为三级医院、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所转院”。推动有条件的县(市、涉农区)设置达到二级以上专科医院水平的精神病、儿童、老年病、康复医院。对县(市、涉农区)按照每50万人口至少确定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打造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社会信誉高的民营医疗服务品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功能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国家级临床专科建设,争取申报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结合我市优势临床专科,积极创建5个以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打造布局合理、技术较高、特色鲜明的临床重点专科群。

  按照“一院一策”“一科一策”,支持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医院、主体科室建设,加快形成区域医疗服务“高地”。以疑难危重疾病诊治在区域内解决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力争公立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实现A+突破。

  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意义非凡。一方面这是对国家医改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另一方面,这一举措能够助力区域医疗同质化发展,惠及更多群众。

  接下来,我市将加强医联体规划建设,完善网格化布局,持续推进实施具有徐州特色的“1+4”医联体建设模式。深入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事业集团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持续加强5个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不断整合医疗资源,逐步畅通双向转诊通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全面推进1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镇一体、镇村一体管理,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20个跨区域专科联盟建设,进一步扩大联盟覆盖范围,增加联盟实质内涵。逐步完善远程服务协作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分工合作机制,充分激发上、下级医疗机构参与度和运行活力。开展医联体建设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加强典型经验宣传推广。探索在DRG/DIP付费基础上,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予以倾斜。

  落实基层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建立完善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通道。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康复联合病房建设,为下转患者提供延续性医疗服务,二、三级医院向基层下转人次持续上升。开展检查检验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室间质评,推动上、下级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资料共享和结果互认。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我市将持续推进社区医院、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全年新增5个社区医院、2个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32个甲级村卫生室。做实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扩大商业保险支持签约服务试点,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加快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遴选390名省基层卫生骨干人才,新培养全科医生100名以上、招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40名、招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00名以上,招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400名。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直以来,我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力求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今年,我市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方面,我市将加快市疾控中心二期建设,强化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建立能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支撑健康中国建设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市疾控中心、县级疾控中心、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干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

  医防协同、防治结合方面,我市将推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试点,推进实施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高危筛查干预项目。在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建立医防融合培训机制。完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提升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队伍。依托综合医院、职业病专科医院,加强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能力建设。

  为持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我市将深入推进院前急救体系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水平。加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开展卫生应急队伍演练与实训,高效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为不断健全完善医保制度,我市将建立多部门参保扩面联动机制,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保率稳定在98.5%以上,职工医保占参保人员的比例达20.5%左右。全市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40元。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今年将加快市中医院新院建设,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多的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此外,我市还将协同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增加社区养老医疗服务能力,新增1家以上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加强研究型医院、医学重点学科与实验室建设,力争创建1所研究型医院、2个以上卫生健康重点学科。加快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卫生健康云建设,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2022.10.12《徐州日报》文/王任飞、谈建荣)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