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皮肤科在ACS Nano(IF:15.881)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近日,徐医附院皮肤科在生物医学顶级期刊杂志《ACS Nano》(IF:15.881)上在线发表题为“Smart PdH@MnO2 Yolk-Shell Nanostructures for Spatiotemporally Synchronous Targeted Hydrogen Delivery and Oxygen-Elevated Phototherapy of Melanoma”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5.881。此篇论文,徐医附院皮肤科硕士研究生王婉冬为作者,皮肤科副主任蒋冠教授和徐州医科大学高丰雷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的实验、总结和成文均在徐州医科大学完成,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充分体现了徐医附院皮肤科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同时也扩大了徐州医科大学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相关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黑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最具侵袭性和高度转移性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联合放疗、化疗是黑素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性,研究和探索黑素瘤的无创诊断和精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协同氢气/光热/光动力疗法的巨大潜力,该研究设计并开发出一种诊疗一体化的多功能纳米平台PdH@MnO2/Ce6@HA (PHMCH)。在这项工作中,PdH四面体表现出良好的靶向氢气递送和近红外光控制的氢气释放行为,同时钯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效率和光热稳定性,能够有效实现对实体瘤的光热治疗作用。此外,当PHMCH纳米平台通过HA介导的主动靶向在肿瘤部位积累时,MnO2壳层与肿瘤微环境反应产生氧气来减轻肿瘤缺氧以提高光动力治疗作用,与此同时,光敏剂Ce6与MnO2壳层共价连接形成的异质结构延缓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实现了激光照射下时空同步产生氧气与单线态氧,进一步加强了光动力治疗的效果。该纳米平台具有PTI/FLI/MRI/USI多模态成像特性,为癌症诊断以及治疗结果的实时监测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此纳米平台将执行缺氧调节功能、靶向多模态成像与协同氢气/光热/光动力治疗抗癌于一体,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高浓度氢气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为了研究氢气在细胞内的释放水平,研究团队将亚甲基蓝(MB)作为活性氢的氧化探针与MV3细胞(人黑素瘤细胞)共孵育。以MB可以被氢气还原成无色为理论基础,结果表明,PHMCH纳米平台在808 nm激光照射下,能释放出大量氢气,以此达到氢气治疗的目的。

  团队研究发现,由于PHMCH纳米平台在激光照射下不断产生氢气气泡,这导致超声波信号的连续放大,同时该平台本身的蛋黄-壳纳米结构特性,进一步增强了超声成像的信号。另外,钯基材料自身良好的光热性能、Mn2+的核磁共振成像能力以及Ce6固有的荧光示踪特性实现了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PTI/FLI/MRI/USI的多模态成像,这不仅增加了癌症诊断的精确性,并达到了治疗效果的实时监控。

  该团队以MV3荷瘤裸鼠为肿瘤模型,通过多模态成像跟踪肿瘤的生长情况,定量及定性分析表明,PHMCH纳米平台显著抑制了肿瘤的生长。生存曲线进一步阐明,PHMCH在激光照射下的治疗组中小鼠的生存周期明显延长。此研究工作实现了该纳米平台将缺氧调节功能、靶向多模态成像与协同氢气/光热/光动力治疗功能汇集于一体并在肿瘤动物模型中的有效运用。

  该多功能纳米平台以其独特的“高效、靶向、多模态成像”优势,本研究中有效实现对黑素瘤的精准治疗和对正常组织的有效保护,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目前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皮肤性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单位、徐州市重点学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信誉。在今后的工作中,徐医附院皮肤科将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打造成为“高峰”学科,为广大患者的皮肤健康保驾护航。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