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日记】徐矿总医院卢灿:去扬州“打怪兽”

  全程导医网 天使风采: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卢灿的日记:

      8月7日下午6点多,本来准备回老家去看看孩子,已经一周没有见到他了。刚准备走,主任给我来了电话,让我抓紧收拾东西,随时出发。站在房间辗转反侧,纠结还要不要回去看孩子,最后还是想在临走前去看看他。到了老家都快21点了,给孩子说“要去扬州打小怪兽”,儿子说妈妈你是最棒的,妈妈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我瞬间哽咽。

  22点40分左右接到电话,凌晨4点半集合,看了看孩子,有万般不舍,但是“打怪兽”的心却是异常坚定,连夜从老家出发回到了市区,4点准时来医院集合,迎着微光,在院领导的关心挂念下踏上了抗疫的征程。

  来到扬州,心里有忐忑,有不安,有激动,更有无比的自豪感。在徐州医疗队、扬州抗疫领导的有序组织下,我们完成了入住、登记、消杀、物资分配等一系列程序,虽然一天舟车劳顿非常辛苦,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疫情防控刻不容缓,迅速展开工作对扬州人民至关重要。

  下午紧急带领组员开始了穿脱防护服、核酸采集等操作的演练及学习,大家干劲十足,一遍一遍地摸索复习,总结经验,我们需要时刻铭记规范操作是原则,也是不可跨越的底线。凌晨12点大家结束练习回去休息,凌晨3点半起床。4点,徐州援扬500人一起集合乘坐大巴到达各个采集点,井然有序的背后是无数人付出的辛苦和操持,所有的辛苦在今天都化作实实在在的劳动。

  今天我们小组采集的地点是中风险区邗江区蒋王街道,跟当地工作人员沟通后迅速穿好隔离衣开始核酸采集。扬州的市民有序配合,年龄大的爷爷奶奶在家人的搀扶下非常配合检测,遇到了一个最小的宝宝才7个月,但好像是非常懂事,也没有哭闹,这么支持配合,她也是抗疫小英雄。

  烈日炎炎,穿上防护服,完全不透气,一轮下来,防护服里的衣服已然湿透,汗水浸满了脸庞,顺着身子一直流到脚底,戴上双层手套,手指被手套牢牢束缚,双手的手指是麻木的。为了减少防护服的浪费,我们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为了减少被采集人员的排队等候时间,我们手上娴熟的动作片刻不停,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采样工作,即便是身体如此不舒服,在面对群众来采集,我们依然秉承矿总院的优良传统,耐心回答。“您请坐”“您忍耐一下,我动作会非常轻柔”“您还好吗”,因为我们知道,扬州人民已经非常勇敢地面对疫情,并把控制疫情作为最强的阻击战。我们要温柔地对待扬州人民并给予其温暖,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两三个小时进行轮换,轮换期间,我与当地的一位志愿者简单聊了两句,得知她本是南京人,因为出差滞留在扬州,本可以在宾馆休息,却选择成为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忙前忙后,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每天只能睡觉2到3小时,完成数万人的协调与沟通。听完后我感触非常深,在大爱面前,有人选择种树,有人则选择树下乘凉。回去后我给组员开了会,强调我们此次出行的目的,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少抱怨,避免蝴蝶效应,能解决的事情自己解决,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我们组最小的同事是马璐璐,21岁。我说,璐璐,你年龄那么小,怎么这么积极上一线,不害怕?璐璐说:“队长,怎么可能不害怕呢,只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一直都是我不变的初心和梦想,我觉得这是无关男女、无关年龄的,虽然在这批援扬队伍里我年龄最小,但是我想说00后一样能像你们前辈那样肩负起责任!支援抗疫期间,我一定会时刻谨记防范意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扬州加油!中国加油!”

  今天晚上又开始布置明天的采样工作了,疫情比想象中的更加严峻,但是9点多我们组的童坤拉肚子,我协调好这个事情,将药物送到童坤手上,顺便转达了我和采样总负责王平主任的建议:让童坤在酒店休息一天。疫情这么严峻,能休息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然而童坤再次让我刮目相看。她说她已经没事,不影响明天采集,我再次劝她休息,她说:“你们都走了,我留在这有什么意义,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扬州疫情就能早一天结束。如果无法跟你们并肩作战,我将会终生遗憾,我要参加采集。”这就是矿总精神,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