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急诊医学是用最短时间、最少临床证据挽救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临床诊断学和救治策略之间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一种艺术。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创伤、中毒、公共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等等造成人体极度痛苦或威胁生命的情况都是急诊医学需要涉猎的范畴。回眸急诊医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历史为镜,我们才能看清急诊医学未来的发展之路。近日,中国医学论坛报邀请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燕宪亮教授,以徐医附院急诊医学科为例,透过历史为我们分析我国急诊医学科未来的发展之路。
燕宪亮教授简介
急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兼急诊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第十三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以色列Rambam学院、美国HMS & MGH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届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医疗学组委员,中国地市级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理事,中华医学会第八届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第九届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学组成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委员、卫生应急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复苏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院协会急诊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组秘书,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委员、院内应急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徐州市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徐州市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审稿人,《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01发展中的急诊医学科,亟须补上这些短板
燕宪亮教授:我国急诊医学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几代急诊人的努力,目前急诊医学科已经进入“3.0时代”,尤其随着全社会步入5G时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急诊科的发展中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不足。急诊医学科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级别的医院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①在不同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医疗事业发展也较快,相应的急诊专业也发展较快。②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在发展较快的城市,一些医院急诊科已将很多先进的高科技设备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救治,而在一些县乡医院还没有形成建制的急诊科,仍是专科医生轮流上急诊。③急诊科与其他专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很多人眼里,急诊科不具有专科的优势,没有专业技术,急诊科专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④急诊科在科研方面相对比较落后,急诊科医生平时工作面广且量大,忙于日常的医疗工作,难以形成常规的科研思维,整体上没有其他专业进步显著。因此,在面对这些急诊科发展的不平衡时,如何让急诊科发展得更好,也是急诊医学界同仁们,尤其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的同仁们一直在不断探讨的问题。
那么具体在各医院中,也确确实实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在病源丰富的医院,专科经常选择性地收治患者,凡是专科不愿管或管不了的患者都要由急诊科来处置,一些略微复杂、不能及时明确诊断的病例,各专科相互推诿,导致急诊科病源混杂、甚至发生患者积压的情况;而在病源匮乏的医院,则存在专科之间争夺患者的现象,时常有部分医务人员跨专科收治患者,这些均体现了急诊科职能难以专业化的真实写照。还有一些医院的急诊科,人员不足,军心不稳,业务不精,设备不良且更新不济,从而造成了急诊服务流程不佳的现实情况。我们知道,三大中心建设都与急诊科有关,但由于以上客观存在的原因,很多急诊科不能非常标准地按照三大中心的规范流程来完成相关的工作。
以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均需制度设计层面上予以解决。主要原因还是:①整体人、财、物投入不足;②很多的老院区缺乏足够的物理空间,各种流程难于最优化;③人才储备不足,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兄弟科室对急诊医学科的理解程度远远不够;④科研基础薄弱,需要从政府、学会及医院层面上对急诊医学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⑤内在发展的动力与政府、社会和患者的需求亟待协调一致;⑥互联网医疗或者智慧医疗在急诊医学中应该得到加强。
02明确定位,谋求急诊平台在后疫情时代的大发展
燕宪亮教授:急诊科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当中是首当其冲的,在这次疫情期间的表现可圈可点,很多同仁实实在在冲在一线,艰苦工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魏捷教授和武汉中心医院的艾芬教授团队更是冲在火线、前线和第一线。急诊科作为最先面对感染患者的科室,最关键的职责是把好医院的大门。这不仅仅要做好疫情防控、筛查的工作,同时还需做好疫情常态化下的急诊科工作。因此,急诊科要充分发挥门户科室的作用,为全院“遮风挡雨”。
急诊科作为综合性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体现,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其在各个层面的定位:①医院对急诊科的定位,没有给急诊科以相应的位置、人员以及设备的投入。在实际运行中,急诊科应该是集中体现医院救治水平的窗口科室和高风险科室,因此应大力打造急诊科。②社会对急诊科的定位,这里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兄弟科室对急诊科的定位,例如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急诊科和ICU、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是怎样的对应关系?另外,在三大中心建设中,急诊科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后续的延续性工作如何进行,又应如何优化流程?以及心内科、胸外科、神经内科等对急诊科的定位是如何的,也取决与医院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另外一个层次是社会公众对急诊科的定位,对真正的急诊患者而言,急诊科就是救命的地方,应该发挥救死扶伤和起死回生的功能。③急诊科对自身的定位,应该是平台科室而不是单纯的通道科室,当前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正在推行的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已经给出了答案。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急诊科应一方面加强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同时提升日常的应急救援能力,切实成为“平战结合”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战斗在第一线。
03发展中的挑战,培养、辨识、发展人才弥补缺口
燕宪亮教授: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急诊医学科也不例外,没有人才队伍,一切无从谈起。徐医附院急诊医学科是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依托科室,是国家级医学救援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大规模伤员救治能力建设专项培训基地,江苏省与徐州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国家级Ⅰ期药物临床验证基地。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徐州医科大学依托徐医附院急诊医学科,在2000年率先开启了急救医学本科生的招生和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到现在,其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的体系已经非常完备。人才培养的目的正是为了填补医院急救人才严重不足的缺口。同时,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急救医学人才。
基于大学和医院管理层对急诊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的急救与救援医学系已经成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是大学和医院的一张名片和标志。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就全国而言,招收急救医学本科生的只有徐州医科大学一家,每年招生的人数毕竟有限,因此,就需要全国每一个急诊科都立足于自己所在科室的现状,规划自己急诊科的人才队伍,形成梯队,即包括合理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等,这样也才能使急诊科沿着科学、规范、有序的方向继续发展。另外,还要考虑到目前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这一方面也要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所有作为规培基地的急诊科,必须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团队和教学链条,培养自己师资队伍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急诊本科人才队伍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急诊科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技术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应根据所在地区、医院及接收患者疾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专门人才、专科人才、会使用高精尖技术的人才。从医疗技术层面,急诊人才要一专多能,能应付急诊科面临的所有急诊情况;另外我们也要培养自己的教学队伍,使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均能够被承担起来。
尽管科研能力是急诊科比较薄弱的一环,但是急诊科也必须要有。急诊科的医疗技术是主体,科研和教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急诊学科发展腾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另外一方面,还要通过政策上的扶持,激发和提升医护从业人员的内在驱动力。这样急诊科人才队伍的培养才能够得到根本提高,使急诊科人员才能够更好地驾驭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并同时能够更好满足人们对健康、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
最后,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急诊在人民健康的全周期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我们如果能够做大、做强、做硬,将使整个国家的健康意识、健康理念以及健康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是我们所有急诊从业人员必须要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