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肿瘤分子找新靶点 徐州医科大学该项研究荣获省科技奖一等奖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通过不懈努力,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骏年教授团队近年完成了“肿瘤分子靶点筛选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项目。此项目通过筛选肿瘤生长和转移相关分子并研究其信号转导通路,发现新的抗肿瘤靶点。这一对推进肿瘤靶向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的研究,在日前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举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令全省医疗系统为之振奋。

  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研究所郑骏年教授是省“333工程”领军人才、省医学领军人才、省突出贡献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该项目旨在深入研究肿瘤信号转导通路,尤其是p53(人体抑癌基因)的调控机制,为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靶点。”郑骏年教授表示。

  据介绍,在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肿瘤生物治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资助下,郑骏年教授研究团队通过筛选肿瘤生长和转移相关分子并研究其信号转导通路,以发现新的抗肿瘤靶点,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潜在药物,提高肿瘤治疗成效。

  通过独辟蹊径的细致探索,该研究团队最终取得了相关重大成果。研究首次揭示了RP-MDM2-p53信号通路在维持脂肪代谢平衡中的作用。p53抗体能够带来生命的奇迹,而MDM2即鼠双微基因2,其基因产物是一种锌指蛋白, 能够结合p53蛋白并使p53蛋白的转录调节功能失活。研究中,该团队筛选出一系列参与脂代谢调节的p53靶基因,首次发现p53不但直接控制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同时参与调节脂肪动员、转运等一系列过程,阐明了p53相关脂代谢通路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明核糖体蛋白L23(RPL23)对于p53蛋白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将一种携癌突变小鼠与自发肿瘤模型RAS转基因小鼠杂交,发现RPL23-MDM2-p53信号通路可以显著缓解癌基因RAS过表达引起的皮肤癌。这从根本上证实了RPL23-MDM2-p53信号通路是p53发挥抑癌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课题组首次发现Cullin1(抗体的一种)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Cullin1高表达与肿瘤患者分期、分级、转移和不良预后正相关,并阐明了Cullin1在肿瘤细胞生长、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最后利用腺病毒为载体荷载Cullin1-shRNA(抗体的一种序列),研究其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效果。

  郑骏年团队还在国际上率先证明CHCHD2、PinX1、SATB1和Rab2BG等抗体在肿瘤生长、凋亡、转移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利用腺病毒为载体荷载靶基因,在体内调控肿瘤的生长、凋亡、转移和血管生成;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肿瘤的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同时,该项目对靶向MDM2-p53等信号通路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

  业内专家评价,这项研究将抗肿瘤治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更好地啃下癌症治疗道路上的硬骨头提供了助力,为全球病患带来福音。项目成果发表在《肿瘤学年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癌症研究》等国际著名期刊,代表性论文多次被国际顶级权威期刊《自然》《柳叶刀》《消化学》等杂志正面引评。

  近年来,徐州医科大学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科学前沿问题,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科研平台,不断加强校内外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项目及成果,提高了学校在国内的科技影响力,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郑骏年教授团队该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是该年度徐州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也是继2010年度张励才教授团队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后,该校时隔9年再次获此奖项。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