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疫情防控: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新生圩港口、高铁南站……为进一步防控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徐州市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驻南京专班工作组,奋战在防疫一线,全天候不间断值班备勤,严防死守多个口岸,筑牢每一道入徐防线。

接转返徐海员上车前,进行全面消杀。 图片由市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驻南京专班工作组提供
把好省内入境关,筑牢入徐防线
“23时25分,从曼谷出发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航班降落,准备接机。”3月15日,专班组工作人员抵宁后,接到第一个任务,他们不敢休息,通过视频不断梳理交接流程、交流如何安抚入境人员的紧张情绪。
疫情发生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四名护士是第一批递交请战书的护理人员,她们接到驻南京专班赴宁通知时,来不及跟家人和孩子告别,简单整理了行李,便踏上了征程,她们说:“我们早就准备好了,有信心完成好任务,为徐州人民把好南京口岸!”
南京是入境返苏的第一道关口,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中转入境的旅客,在经过海关和边检的层层检查之后,分流到各市机场接驳点进行人员交接。徐州南京专班接到返徐人员后,第一时间安排他们穿上全套医用防护服,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然后再次进行体温测量、行程问询和信息登记。
3月23日0时起,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成为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指定的12个第一入境点之一,涉外防控压力随之加大。面对涉外旅客有可能增长的新情况,驻宁专班各部门开展深度联合、资源整合与信息融合,尽可能将获取乘客旅居史的时间轴前移,赢取工作时间,守好一线阵地,把好省内口岸入境关。
“疫情防控一线没有彩排重来,场场都要严阵以待!”市外办副主任、市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驻南京专班负责人薛晓炎介绍,由市外办、市政府驻宁办、公安、卫生疾控、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徐州市涉外联防联控驻南京专班工作组正式组建当天,便赴南京开展返徐人员接收转运工作,以“高效、合作、闭合、安全”为工作原则,建立联络员对接机制,做好航班飞行、旅客信息、转接计划等数据的及时预报与实时上报,确保专班工作不留死角,筑牢第一道入苏入徐防线。

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专班工作人员为返徐乘客穿戴防护服。
紧盯多个口岸 战“疫”十二时辰
“3月22日上午9时,南京栖霞区新生圩港口接转返徐海员……”港口接转任务在我省涉外疫情防控任务中尚属首次,徐州驻南京专班受领任务后,科学制订计划,合理调配人员,调集由公安、医护、徐运集团等5人组成护送小组负责接转。
市公安局蓝剑突击队一中队指导员纪昌旭带队,进行周密细致准备,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新生圩港口。经过海事、公安、边检等十多家单位一个多小时的交接,顺利接返徐州籍海员,对其再次进行体温测量和核实身份信息等一系列流程后,直接安排专车返徐,5个小时后丰县籍海员顺利移交给属地工作组。
“上海至南京航班有两名徐州籍旅客需连夜返徐,请于今晚11时返回南京禄口机场接转”。第三护送小组刚抵徐又接到新任务,进行简单休整、车辆消杀等工作后,他们再次启程返宁,在预定时间准时到达南京禄口机场,换上新防护服、戴好防护装备,进入机场接驳点。
“返徐人员接上车时,已经是次日凌晨三点,我们连夜返徐,早上8:30到达徐州,顺利将两名返徐人员移交给属地工作组。”纪昌旭说,徐州到南京单程大约4个小时左右,如果是夜间接转,高速公路限速,通常需要6个小时。为了保证出行安全,到达徐州后,工作组人员必须休整5个小时,再返回南京。这样一趟往返大约需要15个小时。
据了解,徐州驻宁专班实行7×24小时不间断值班备勤制度,按照每天两班、每班6小时工作制进驻禄口机场入境口岸值班。对所有重点疫情国家入境人员按照分类管理,实现防控措施全覆盖。
“由于入境转机前来南京的旅客乘坐航班分散,各时间段都有人员到达口岸,一线工作人员随时待命出动,有时每天只能睡两小时。”市外事办、驻南京专班联络员袁一介绍,从南京返徐的人员主要以中转为主,除了机场口岸外,针对海港入境的徐州籍船员和高铁南站返徐人员,专班组必须时刻准备、随到随接,确保接转全程闭环。

驻宁专班工作人员到新生圩港口接转返徐海员。
传递徐州温度 收获更多感动
“我们给每一位入境返徐人员准备了爱心包: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垃圾袋、晕车药等物品。”市政府驻宁办主任耿翔介绍,为确保防控工作有理、有力、有礼,南京专班对所有入境返徐人员坚持国民待遇、一视同仁,无差别执行体温筛查、健康申报,统一标准执行集中转运。
在交接转运过程中,每辆接驳车配备1名公安干警、1名医护人员、2名司机。对于入境返徐人员需要遵守哪些防控规定,转运小组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增信释疑、耐心回应、疏导情绪。
人文关怀传递徐州温度,同时也收获感动。“有一次,专班组刚从徐州返回禄口国际机场,一名留学生得知我们还没吃饭,特意塞了两块巧克力,让我们补充能量。那一刻我们心里感觉暖暖的,所有辛苦都值得了。”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广奎说,驻宁专班一线串起前后方,他们将克服困难,确保转运工作无缝衔接,安全转运返徐人员。
◎徐报融媒记者 杨洁 转自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