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援外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任务载誉归来!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2018年6月,徐州市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离开家乡远赴异国,为当地居民提供为期一年的医疗服务。日前,他们带着对祖国、家人的思念和受援国政府、人民的祝福,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载誉归来!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甘忍亲人相隔之苦,甘冒生命危险,不畏艰辛,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为当地百姓消伤除痛。在他们的眼中,只有病人,而无国界之分。他们是被受援国人民视为比亲人还亲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医生”。

  一年间,他们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带回了什么?让我们共同聆听援外医疗队的讲述。

  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篇

  甘于奉献 用精湛医技为桑给巴尔病患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讲述人:张震,47岁,徐州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担任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

  2018年6月21日起,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抵达桑给巴尔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任务。在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馆、国家卫健委、江苏省卫健委和各派人单位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体队员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桑给巴尔包含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医疗队工作的纳滋莫加医院及阿卜杜拉姆齐医院分处两个岛上,这里的医疗现状是“三多一少”,即各类传染病多发、特殊病例多、急危重病人多,医疗设施、药械及医务人员短缺。在这样的医疗条件下,队员们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医疗工作,为桑给巴尔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任期内,我队共完成门急诊患者68464人次、住院患者20891人次、手术7197台、急危重1278人次、针灸3496人次、肠镜检查888人次、麻醉1861人次、影像学MR检查2610人次、X线3776人次、B超506人次、心电图521人次。在常规医疗工作的基础上,我队因地置宜开展多项疑难复杂手术,累计开展近百项技术创新,多项技术填补当地空白。

  奔巴队为改善基础设施及管理,建立病历书写标准化模式及病房标识系统,使病房混乱、医嘱执行不力的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成立医疗安全小组,组织医疗小组开展危重病人手术前讨论制度。遇到疑难杂症,利用桑岛纳兹莫加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和国内进行对接,与国内专家共同探讨,更快更好地诊治病患。为方便高层保健,我们在纳兹莫加医院设立中医科VIP室,让中华传统医学在非洲大地生根发芽。

  医疗队通过“传、帮、带、教”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当地医护人员的培训,每两周开展一次教学讲座,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在门诊及病房查房过程中,指导并规范各种基本操作和诊疗方法,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奔巴分队积极开展关爱奔巴中资机构员工、血吸虫防治示范村卫生宣教、爱耳日听力受损人群、关爱青少年等主题义诊活动,将健康知识和济世救人的医者精神传递给当地民众。桑岛分队赴边远地区义诊,发放免费药物,为桑岛卫生部员工开展义诊服务,传播预防为主的理念。两个分队共进行义诊8次,服务人数上千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肯定和赞扬。医疗队还先后7次走进桑给巴尔ZBC电视台,对当地高发病、常见病防治进行科学普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央四套“华人世界”先后48次报道第28期援桑医疗队的先进事迹。

  2018年12月5日,为期四年的桑给巴尔宫颈癌筛查项目在我队任期内正式启动。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队积极配合国内工作,帮助签署合作备忘录、确定相关场地及人员配置等问题、帮助接收宫颈癌筛查项目所需物资,做好有效存放,特别是需要冷藏的药品,医疗队妇产科医生协助项目组成员完成为期一个月的筛查及手术工作。

  桑给巴尔药品及部分医疗器械短缺,医疗队将所有药械登记分类后,定期捐赠给桑给巴尔卫生部,使药械物尽其用,对于特殊医疗器械指导当地医生正确使用方法。为满足各专业工作需要,队员们积极自筹药品、器械并捐赠给受援国医院,为改善当地医疗条件尽绵薄之力。

  为积极配合使领馆做好中坦卫生合作中坦建交周年纪念活动,大会上展出援外医疗队自1964年援桑以来54年的历史珍贵照片,受到坦桑尼亚大使馆、驻桑总领馆等的高度称赞。援外期间,医疗队为我国驻外外交人员、中资机构华人华侨提供医疗服务,共计300余人次。

  医疗队虽分处在桑给巴尔的两个岛上,但党建学习从未停止。坚持开展“两学一做”系列活动,定期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学习。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各位党员的带动下,队员高嵩浩、郭良、张俊杰等队员先后递交入党申请书,戴必照成为预备党员,郑小莉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一年以来,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为国争光的态度,克服诸多困难,用精湛的技艺为桑给巴尔病患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用爱心构筑中桑友谊的桥梁,让中桑人民之间的友谊代代相传。

  授人以渔 用汗水与智慧倾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讲述人:曹伟,41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担任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副队长、奔巴岛分队队长。

  美丽的奔巴岛上,有一支由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名医学专家和无锡市太湖疗养院1名厨师组成的奔巴援外医疗分队。大家用智慧、知识搭建了中非两国的友好桥梁,用汗水和真诚赢得了非洲国家的尊重和信任,为保障受援国人民的健康、促进中非友好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赞誉。

  你或许很难想象,在奔巴岛当医生,除了仁心仁术,还要面对那么多的困难。缺少助手,手术全程几乎由一人包揽;缺医少药,许多短缺的药品需要队员们像保护珍宝一样收藏;遭遇停电,只能用手机照明继续手术。但即使这样,我们依然没有被困难吓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年来,我们累计诊治门急诊患者38859人次、住院患者4538人、手术829台、接生1847人、抢救危重患者352人次、各类辅助检查5000余人次。

  妇产科的郑小莉经常是一台手术下来全身上下甚至连胶靴里都是汗水。但她说,查房时患者的微笑、激动得不愿松开的手、助手竖起的大拇指,都是她人生中最难忘而珍贵的记忆。

  在奔巴,当地患者对中国医生是极其信任的,不管是普外科、泌尿科,还是胸外科的病人,就诊第一选择都是秦健医生。无论是假期还是深夜,即使在腰肌扭伤的情况下,他也强忍疼痛为腹部刀刺伤的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赵跃武是医疗队的“医学小能手”,心脏彩超检查、血涂片观察、动态心电图、脑电图等特殊检查都在受援医院开创先河。

  对麻醉科戴必照来说,医院更像是战场。每天,面对着各种突发状况,他24小时待命,既是我们的保护伞,又像是扑火队。记得有一次,产妇和新生儿同时出现危急状况,在当地医生都要放弃的时候,他选择了坚持,正是他的坚持成功化解两处险情,换来母子平安。

  当然还有宋巍、耿立建、李云鹏、曹伟,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奔巴医疗队上演。一年间,中央电视台先后20次报道医疗队的事迹,队员们相继开展54项医疗新技术,大家尽己所能,救死扶伤,以守护者之姿,在生命的旅途中播种下希望。

  当我们利用少得可怜的检查设备发现病灶蛛丝马迹的时候,当我们倾尽全力将病患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无愧于胸前的五星红旗,无愧于“中国医疗队”这一光荣称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致力于救治病患的同时,我们也倾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从最基础的病历书写,到技能培训班,从病例讨论到手术带教,至任期结束共培训当地医护人员近400人次。建立的病历、病房标识系统以及开展的心电图培训班都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受援医院的好评,先后两次被桑给巴尔电视台报道。

  每季度开展的专题义诊活动,不只为当地民众解除病痛,更多的是将卫生知识及志于精诚而济世救人的医者精神传递给普通民众,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一颗医学的种子、一颗探索的种子、一颗希望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芬芳满枝丫。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在制度的约束下,在友情的互助下,奔巴分队的9位队员亲如一家,病房里、手术台上是我们通力合作的身影,驻地餐厅里散发着各种菜肴的香气。维修发电机、更换水箱、种植蔬菜、改造客房……奔巴小院在9名队员的打造下更加美丽、舒适。

  在遥远的桑给巴尔,有一处庭院叫奔巴小院,有一处餐厅叫奔巴驻地食堂,有一种友情叫第28期援桑医疗队奔巴分队!

  人生的旅程,必是有所饱尝、有所奉献,有所得失,有所忍耐等待、有所沉淀积累。一年的援外经历,我们撒播了汗水,倾注了关爱,凝聚了感情,收获了成长。

  这样的日子,是生命馈赠的礼物,不能忘,又怎能忘?它给了我们对人生新的感悟、新的期待,更点燃了我们对祖国、对事业的热爱,激励着我们去践行医者“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誓言。

  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篇

  仁心仁术 用援外医疗精神当好中国传统医药和文化的传播者

  讲述人:史江峰,46岁,徐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担任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队长。

  自2018年6月21日抵达马耳他已有一年时间。在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经商处、国家卫健委和江苏省卫健委等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马耳他卫生部、中医中心董事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队认真执行中马两国卫生部的协议,全体队员团结一心,充分利用中医针灸专长,全心全意为马耳他患者服务,赢得马耳他政府和人民的尊重,进一步扩大中医在马耳他乃至欧洲的影响力。

  针对在马不能使用西医、西药及中药的情况,医疗队积极开展多种特色中医外治疗法。将针灸与康复有机结合,用针刺、艾灸、拔罐、刺血、刮痧、火针、推拿、理疗等30多种特色绿色疗法,为马耳他患者解除病痛,根据病人疾病特点进行药膳指导,得到马耳他患者的一致好评。

  医疗队在马耳他有三个医疗点,分别为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马耳他国立圣母医院、戈佐总医院。在地中海中医中心,这里每周工作五天半,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由于病人众多,且需提供个性化服务,医生们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医疗队每4个月轮换1名医生到马耳他国立圣母医院上班,每周三下午前往戈佐总医院,为那里的病人定期提供针灸治疗。特别是去圣母医院的医生,每天早晨6点半就要从中医中心出发,门诊量大,工作强度高,但队员们毫无怨言。戈佐总医院路途遥远,病人众多,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的车程和1个小时的轮渡,十分辛苦。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医疗队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19年7月10日,地中海中医中心门诊总量达到10512人次,其中中医中心6017人次、圣母医院3606人次、戈佐总医院889人次。医疗队长期坚持免费为慕名前来的大使馆经商处人员、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华人华侨及马方友人提供诊疗服务。姜江大使、周世杰参赞、彭磊秘书来中心诊治后,高度赞扬队员们精湛的医术,充分肯定援马耳他医疗队为促进中马双边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医疗队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和培训留学生与当地医护人员的工作,立足马耳他,辐射地中海,个性化地制订带教方案,完善学生入科调查表、入科宣教、教学计划表,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好评,在培养中医人才的同时宣传中医药文化。

  医疗队积极开展义诊活动,在卡坎拉市总统慈善义诊、中国医师节义诊、在马耳他玛莎什洛克市与上海电力、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化之夜”活动以及马耳他一年一度的“瓦莱塔不夜城”活动中,通过展示中医展品、开展中医宣传和现场演示,吸引大批马耳他人及当地游客,义诊咨询达数百人次。联合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太极拳培训班。在St Margaret College面向中学生开展中医科普知识讲座并教授中国的眼保健操。

  在马期间,医疗队先后举办10余次中医文化推广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仁心仁术——中国传统医学马耳他展”。通过医疗队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传统医学马耳他展获得巨大成功,先后在马耳他国立圣母医院、马耳他大学和中国静园展出,展出时间由原定的两个月延长至5个月,为传统医学展配套的讲座场场爆满,吸引了马耳他当地主流媒体和国内主流媒体的热切关注。

  地中海中医中心在马耳他已有25年的历史,如何突破、如何发展和扩大影响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使馆经商处的指导下,医疗队在圣母医院举办首届中马中西医学术交流会,邀请马耳他当地知名医生、教授和普通医务工作者、医学院学生和中医爱好者70余人,就在马耳他等欧洲国家推进中西医结合以及加强中医教学培训、配套制度建设等进行热烈讨论,《马耳他时报》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搭建平台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马耳他期间,医疗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周坚持思想政治学习,以党建引领团队,激发队员们的爱党、爱国情怀。全体队员无私奉献,发扬敬业精神,砥砺践行“中国传统医药、传统文化传播者和传承者”庄重承诺,用实际行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援外医疗队精神,为将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打造成“中国传统医药走向欧洲的桥梁和中欧传统医药合作的典范”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