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春华秋实,沧桑巨变。自1954年2月徐州市卫生防疫站成立至今,65年润物无声,一代代疾控人以责任和坚守,编织起徐州这座城市健康、安乐的生活。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持续平稳下降,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230.40/10万,降至去年89.77/10万的徐州有史以来最低水平。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65载栉风沐雨,徐州市疾控中心逐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强化传染病防控,探索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成功应对和处置了“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抗震救灾等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路披荆斩“疾”,守护徐州百姓的健康。
1971年疟疾发病人数约250万,2016年全面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传染病防控卓有成效,多措并举构筑健康防护网
在徐州市卫生防疫站原站长闫家仿的印象中,1989年在邳州集中暴发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至今仍令他心有余悸。“全市发病678例,仅邳州就达到597例。”闫家仿说,当时人们对脊髓灰质炎谈之色变,因为一旦感染,致死致残率非常高。“为了尽快消灭疫情,全站上下齐出动,人人下到基层,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周围环境反复消毒,并不断采集样本回来做检测。”经过半年的努力,疫情得以控制。
“当时技术和设备条件相对落后,不少传染病反复发作。”闫家仿说,除了脊髓灰质炎,疟疾、麻疹、白喉等传染病,都曾一度是人们的梦魇。相关资料显示,1971年,徐州地区疟疾发病人数约250万,发病率高达37.77%。
上世纪60年代防疫站旧貌
随着科技的进步,那些曾经肆虐的疾病,早已成为了过去式。1978年麻疹发病率逐步稳定在较低水平;1982年后白喉无病例发生;1997年丝虫病防治工作达到部颁消灭标准;2016年我市以县区为单位全面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数据显示,我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230.40/10万,降至去年89.77/10万的徐州有史以来最低水平。
为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我市先后成立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落实地方病、艾滋病、结核病防控措施,成效显著。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五扩大、六加强”核心政策,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检测及发现力度,全市常住人口检测率达到17.69%。在省内率先启动保护患者隐私、消除歧视的“阳光医生”项目,提高了患者治疗可及性。组织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积极推动防治模式转变,去年全市共发现治管结核病病人2664例,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11.02%。
“非典”疫情后,我市更是持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形成了“远有规划、近有目标、日常有措施、突发可应急”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格局。与此同时,不断强化预警监测机制和各部门联防联控,加强信息化手段利用,全市传染病疫情持续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接种率95%以上,设立预防接种单位813家
小疫苗大作用,爱心筑起全民免疫屏障
自1978年实施免疫规划以来,我市分别于1990年和1995年实现了以县为单位、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相继将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等11种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程序,实行免费接种,直到2007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目前,我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继续控制并维持在低发水平。
截至去年底,我市211家门诊建成198家数字化门诊,建设率94%;规范设立各级各类预防接种单位813家,建立了完善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
同时,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儿童入托、入学前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加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建立敏感的AEFI监测系统,无疫苗接种差错事故、群体性反应和严重接种纠纷报告;开展疫苗冷链专项培训和免疫规划技能培训,提升各级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
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
组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604个,打造“双5健康阵地"
创新慢病管理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主要病因。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遏制慢性病上升势头,已成为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内容。
为此,我市疾控中心深入开展以健康教育、主动发现、登记建档和随访管理为重点的综合防治,全面落实慢性病患者建档、管理工作。截至去年底,我市累计登记建档高血压患者970512例,健康管理率98.44%,规范管理率69.96%;糖尿病患者300777例,健康管理率98.30%,规范管理率77.54%。
创新慢病患者管理模式,实施全科医师团队管理和患者自我管理相结合方式,推广慢病患者与家庭医生签约工程。目前,我市共组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604个,覆盖1599个社区,社区覆盖率53.84%。
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打造“双5健康阵地”(5个室外健康支持性环境,5个室内支持性环境)。目前,我市累计创建室外支持性环境452处,健康机构503家。
开展应急业务技术培训班,每年参与2-3次全市演练
完善应急机制,提升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面对2003年“非典”肆虐,他们不畏艰险,竭心尽智;面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们星夜兼程,派出3批9人赴川开展灾后疾病监测、饮食饮水卫生、外环境消毒处理、防病健康教育等工作;面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他们日夜奋战,进行疫情分析和研判……每遇突发事件,徐州疾控人的身影,便是我们最大的信赖。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市疾控中心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应急机制建设为重点,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平、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认真组织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加强培训,积极推进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精心筹备应急业务技术培训班;重视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动态管理、平战结合的原则,购置更新个人防护用品、个人携行装备等物资;每年对各县区组织1次卫生应急拉练,参与2-3次全市综合应急演练,把演练作为实践预案、锻炼队伍、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