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中药师邵建伟:一方一吃,进补膏方有讲究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院/中医频道:千百年来,中医学在膏方的制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加工经验。这些内容,一部分记载在有关的中医药典籍里,一部分蕴藏在老药工的实际经验中,中药膏方制作过程本身也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技艺。

  那么,膏方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市中医院的煎药室一探究竟。

  尚未进门,一股裹挟着浓烈药香的热气扑面而来。煎药室里,中药师邵建伟正置身腾腾热气之中,一刻不停地搅拌着紫铜锅中即将成型的膏方。

  “膏方的制作过程有浸泡、煎煮、浓缩、收膏、晾膏等几道工序,每道工序费时不同,一般一服膏方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制作完成。”邵建伟边搅拌边告诉我们,手下的动作一刻未停。

  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时间和工具要求,操作失之毫厘,效果谬以千里。那么,这几道工序分别有什么讲究?

  先说浸泡。需要把配齐的药料(除胶类)放入洁净的煎煮锅内,根据药料质地不同加入适宜的水浸泡24小时,然后加热煎煮。这个过程中,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共约2-3小时左右,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继续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气味已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两煎所得药汁合并,静置沉淀后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过滤净的药汁倒入夹层锅中,进行浓缩。一般来说,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不断搅拌以防糊锅。以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然后是收膏。邵建伟正在操作的就是这个步骤。他不断搅拌着紫铜锅中浓香扑鼻的清膏,精确控制着火候和时间,适时加入大勺蜂蜜或已烊化好的胶类,直至最后膏方能够黏在勺子上拉扯成“旗”。

  “不要小看了这个‘胶’的作用。”邵建伟说,胶在膏中至关重要。一般的汤剂虽然也可以起到滋补、调理的作用,但因为汤剂容易变质,不可能长期保存,服用不方便,而且口感不好,服用者很难坚持。而加入了“胶”的膏方则易于保存,也易于服用。更关键的是,膏方滋补中加入“胶”后,补的力量显著加强了。我们常常说“血肉有情之品”,就是指胶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

  “加入蜂蜜或胶以后,再搅拌一会儿,能挂勺基本就好了。收膏一般一个小时左右,一刻都不能停止搅拌,对人的体力和技艺都是一种考验。”邵建伟说着,将熬好的膏方装入容器内晾膏,直至完全冷却方可盖盖。

  “膏方的制作这么复杂,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自己操作吗?”记者问。

  “一般不提倡自制。”邵建伟说:“膏方制作有严格的程序和操作过程,时间、火候、煎煮容器等都有严格要求,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自己无法把握,容易糊锅,影响膏方的质量。

  一方一吃,进补膏方有讲究

  膏方的制作过程繁复,吃起来讲究也不少。

  膏方的服法可分为冲服、调服、噙化三种。冲服,即取适量药膏,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后服下;调服,可在膏方加黄酒或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后服下;噙化,也称“含化”,即将药膏含在口中溶化,慢慢下咽,以发挥药效。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匙。对于病情较重的人,也可调整为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服用膏方的具体时间有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几种。对以滋补强身为主的膏方,应选择空腹服用,此时胃肠空虚,吸收力强,且不受食物干扰,药物易发挥作用;针对胃肠道疾病的或脾胃功能欠佳的,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针对心、肺等病的,一般在饭后半小时服;养心安神的宜睡前服。

  服用膏方时,有几个“忌口”:一是萝卜、莱菔子、绿豆(包括绿豆制品,如粉丝等)等破气耗血、寒凉解毒的食物不要吃;二是不宜饮浓茶、咖啡、可乐等。这是因为膏方中的一些补益元气的中药大多具有兴奋大脑皮层的作用,此时再饮用茶、咖啡、可乐等具提神醒脑作用的饮品,往往使人兴奋太过,影响大脑休息,会产生头晕胀痛、不能入睡的副作用。

  除以上较普遍的“忌口”外,因每料膏方的具体药物组成不同,因此尚有不同要求的“忌口”,在此,特别提醒市民的是在冬季进补季节服用膏方时具体应遵医嘱执行。在服用膏方期间,如遇感冒发热、咳嗽痰多、食欲减退、急性腹痛、大便不通、便溏腹泻等情况,也应暂时停服膏方,等症状好转后再予服用。

  膏方中虽然加入了胶或蜂蜜,但由于服用时间较长,仍要妥善保存。膏方最好放在阴凉处,如能放置在冰箱里则更佳。每次服用膏方时,应先将汤勺洗净、干燥、消毒。不要用带水的汤匙取膏,避免将水分带进罐里,导致膏方发霉变质。

  徐州中医咨询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