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院/消化科: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ESD已逐渐成为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变的治疗?
主要适用于胃肠道早期癌或癌前病变。临床上,ESD常应用于以下消化道病变的治疗:
1、消化道息肉及各种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可以一次完整切除病变;2、消化道早期癌,对局限于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癌,ESD治疗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3、粘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有哪些优点?
ESD的优点为: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灶,损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安全性怎样?
与外科手术一样,ESD也有一定危险性。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发生率约5%-8%。对于术中出血,可在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等方法控制;ESD并发穿孔通常较小,一般在术中即可发现,可予钛夹缝合、术后胃肠减压、禁食、防治感染等综合方法治愈。
专家简介:
胡兵,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江苏省肝病学会委员,徐州市消化内镜协会副主任委员。毕业后一直从事消化专业,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开展内镜下胆管取石术(不开刀),并获2002年度“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并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开展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摘除术,内镜下疣状胃炎治疗,胆道及食管支架的放置,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近期又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上皮内瘤变,并获得2013年度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开展的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小穿孔等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地位。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肝炎亦是其技术特长。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余篇。2006年有一项课题获“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又于2002年和2006年分别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今年又率领课题组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共两项省级课题;2010年又有两项课题在徐州市科技局立项;2010年获徐州市人民满意医务工作者称号。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四、六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