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骨科主任刘诗荣:骨折后饮食调养莫入误区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骨折后病人(特别是术后病人)由于骨和软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需要,医生往往叮嘱病人:营养要跟上,骨头才长得快。但不少病人或家属在饮食方面经常存在一些所谓的"忌口"误区。徐州中医院骨科刘诗荣主任根据临床经验总结了骨折病人家庭护理时存在的四大误区。

  误区1 豆腐是"发物"

  民间有人认为豆腐是"发物",骨折术后吃了伤口会感染,故要忌口,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从医学上讲,伤口是否感染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细菌污染、皮下积血、引流不畅、消毒不严、营养不良等。豆腐性味甘、咸、寒、平,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利于增加身体营养。

  误区2 吃鱼伤口不愈

  有些骨折手术后的病人害怕吃鱼,担心吃了鱼肉伤口不长。其实伤口愈合与年龄、是否感染、局部血液循环、全身营养状态等都有关。鱼肉性味甘、温、无毒,营养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等。鱼肉细腻,容易吸收。中医认为,鱼肉具有补虚赢、温中下气、利水消肿的作用;外用解毒、消炎、治痈疮。但有些过敏体质的人,比如哮喘和荨麻疹病人,一吃鱼就过敏,则不宜吃鱼。

  误区3 忌吃辣椒

  辣椒性味辛、热,含辣椒红素、龙葵甙、脂肪油、大量维生素C及微量挥发油等。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首位。辣椒有调味健胃作用,少量内服能开胃通气、温暖胃肠,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但对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肺结核和痔疮病人则不宜食用。

  误区4 多喝牛骨汤长骨

  民间有喝骨头汤能长骨的说法。牛骨是由有机物(如胶原纤维、粘多糖)和无机盐亦称骨盐(如碱性磷酸、钙碳酸钙、氯化钙等)组成,牛骨粗大,髓腔含有大量的骨髓,当用水熬煮牛骨时,并不能使骨盐析出多少,反而使骨髓中的脂肪溶出,因而,牛骨汤中主要是有害的动物脂肪,"油水"较大,这对人体并不好。牛骨汤也被一些学者的研究证实并无接骨作用。有些患者甚至因为常喝骨头汤,造成反胃、恶心、食欲不振,影响消化功能。从中医角度讲,药食同源,药用食物是中草药的一部分,牛肉、牛角、牛黄、牛蹄甲、牛奶、牛肝等,根据记载均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其中只有牛蹄甲具止血、消瘀、接骨作用,而牛骨熬汤并无接骨作用,补钙作用亦不大。